塔里木荒漠河岸林干扰状况与林隙特征

被引:20
作者
韩路 [1 ,2 ]
王海珍 [1 ,2 ]
陈加利 [2 ]
于军 [2 ]
机构
[1]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塔里木盆地生物资源保护利用重点实验室
[2] 塔里木大学植物科学学院
关键词
塔里木河; 荒漠河岸林; 林隙; 干扰状况;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718.5 [森林生态学];
学科分类号
071012 ; 0713 ;
摘要
对塔里木河中游荒漠河岸林林隙基本特征和干扰状况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形成的林隙形状近似于椭圆形,椭圆长短轴比率在扩展林隙(EG)和冠空隙(CG)有所不同,平均分别为1.52和2.31;林隙密度约为62.5个/hm2,EG和CG在塔里木荒漠河岸林景观中的面积比例分别为69.52%和29.03%,干扰频率分别为1.45%/a和0.61%/a,林隙干扰返回间隔期约为164a。林隙大小结构表现出以小林隙为主的偏正态分布,EG大小40—200 m2,CG大小0—80 m2。林隙形成速率为1.30个.hm-2a-1,20—30 a前形成的林隙最多。林隙形成方式由树木折干+枯立形成的最为普遍,占形成木总数95.73%。林隙大多由2—5株形成木形成,而由4株形成木创造的林隙最多,平均每个林隙拥有形成木4.1株。林隙形成木主要为森林建群种,林隙形成木分布最多的径级在5—25 cm,高度在4—8 m,每株形成木所能形成的EG面积为27.12 m2,CG面积为11.32 m2。边缘木的径级结构呈正态分布,而高度结构呈偏左的正态分布,平均每个林隙拥有8.375株边缘木,林隙边缘木平均胸径比形成木平均胸径高73.1%,表明荒漠河岸林林隙干扰十分频繁,地下水位的持续下降是林隙形成的驱动力。
引用
收藏
页码:4699 / 4708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20 条
[1]   2008年塔里木河流域“四源一干”径流运行与河道断流成因分析 [J].
王进 ;
刘湘 ;
龚伟华 ;
周四宏 ;
毛炜峄 ;
高前兆 ;
沈永平 ;
王顺德 .
冰川冻土, 2010, 32 (03) :593-601
[2]   1957年至2005年塔里木河干流径流变化趋势分析 [J].
赵锐锋 ;
陈亚宁 ;
李卫红 ;
陈忠升 ;
郝兴明 .
资源科学, 2010, 32 (06) :1196-1203
[3]   额济纳绿洲不同林隙胡杨根蘖的发生特征 [J].
曹德昌 ;
李景文 ;
陈维强 ;
彭程 ;
李俊清 .
生态学报, 2009, 29 (04) :1954-1961
[4]  
武夷山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林隙动态及自然干扰特征[J]. 陈碧华,叶功富,林捷,乐通潮,何建源,何伟,池善燕,黄克鼎,高元竟.武夷科学. 2008(00)
[5]  
红松阔叶混交林不同大小林隙小气候特征[J]. 段文标,王晶,李岩.应用生态学报. 2008(12)
[6]   安徽查湾自然保护区甜槠林林隙形成及特征研究 [J].
江国华 ;
吴泽民 ;
沈后海 ;
张磊 .
安徽农业大学学报, 2008, (03) :385-389
[7]   茂兰喀斯特森林林隙边缘木特征的研究 [J].
龙翠玲 .
西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6, (06) :1039-1044
[8]   茂兰喀斯特森林干扰状况与林隙特征 [J].
龙翠玲 ;
余世孝 ;
魏鲁明 ;
熊志斌 .
林业科学, 2005, (04) :13-19
[9]   川西亚高山针叶林林窗边界木特征的研究 [J].
鲜骏仁 ;
胡庭兴 ;
王开运 ;
张远彬 ;
朱雪梅 ;
徐精文 .
林业科学研究, 2004, (05) :636-640
[10]   新疆塔里木河下游生态输水对胡杨叶片MDA含量的影响 [J].
陈亚鹏 ;
陈亚宁 ;
李卫红 ;
张宏锋 .
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 2004, (04) :408-4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