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DI进入方式与企业生产率——非参数分析方法

被引:5
作者
赵万东 [1 ,2 ]
机构
[1] 西安交通大学经济与金融学院
[2] 西安美术学院办公室
关键词
FDI进入方式; 全要素生产率; 随机占优; KS检验;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224 [经济数学方法]; F832.6 [汇兑、对外金融关系]; F273.1 [企业技术管理];
学科分类号
0701 ; 070104 ; 1201 ; 020204 ; 1202 ; 120202 ;
摘要
采用1998-2007年中国制造业外商投资企业的非平衡面板数据,在估计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基础上,采用一阶随机占优方法比较分析了外商独资企业与中外合资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差异。研究发现,中国外商独资企业的生产率在总体上并不比中外合资企业高,但随着跨国公司母国与中国制度特别是经济制度的差距逐渐缩小,外商独资企业的生产率不断提高;随着FDI进入时间的推移,外商独资企业逐渐克服进入初期的不利因素,其生产率明显高于中外合资企业;大中型中外合资企业可能由于能较好地适应中国的文化、管理特点以及经营协同效应的存在,其生产率明显高于大中型外商独资企业。
引用
收藏
页码:58 / 64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9 条
[1]   进入方式对外资企业劳动生产率影响机制实证研究 [J].
王芳 ;
王进猛 ;
沈志渔 .
经济与管理研究, 2014, (01) :109-120
[2]   跨国公司在华独资化改善了绩效吗?——基于企业面板数据的实证研究 [J].
王进猛 ;
沈志渔 .
经济管理, 2011, 33 (03) :59-69
[3]   外资进入方式对交易成本的影响:实证检验及政策建议 [J].
王进猛 ;
沈志渔 .
中国工业经济, 2010, (07) :66-73
[4]   制度距离对于外资企业绩效的影响——一项基于生存分析的实证研究 [J].
潘镇 ;
殷华方 ;
鲁明泓 .
管理世界, 2008, (07) :103-115
[5]  
Host Country Restrictions, Choice of Entry Mode and Japanese Subsidiaries Performance in Developing Countries[J] . Mohamad Norhidayah,Hoshino Yasuo. American Journal of Economics . 2013 (1)
[6]  
When do wholly owned subsidiaries perform better than joint ventures?[J] . Sea‐Jin Chang,Jaiho Chung,Jon Jungbien Moon. Strat. Mgmt. J. . 2012 (3)
[7]   Production function estimation in Stata using inputs to control for unobservables [J].
Petrin, Amil ;
Poi, Brian P. ;
Levinsohn, James .
STATA JOURNAL, 2004, 4 (02) :113-123
[8]  
Firm productivity and export markets: a non-parametric approach[J] .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Economics . 2002 (2)
[9]  
COST, VALUE AND FOREIGN MARKET ENTRY MODE: THE TRANSACTION AND THE FIRM[J] . ANOOPMADHOK. Strat. Mgmt. J. . 1998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