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盘山半干旱区华北落叶松林的生长季蒸散量和组分特征

被引:14
作者
李振华 [1 ]
王彦辉 [1 ]
于澎涛 [1 ]
童鸿强 [2 ,1 ]
王艳兵 [3 ,1 ]
刘千 [4 ,1 ]
机构
[1]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森林生态环境与保护研究所//国家林业局森林生态环境与保护重点实验室
[2] 江西省宜春市水务局
[3] 内蒙古农业大学林学院
[4] 甘肃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
关键词
半干旱地区; 森林蒸散; 组分; 蒸腾; 截留; 蒸发;
D O I
10.16258/j.cnki.1674-5906.2013.02.013
中图分类号
S718.51 [森林与非生物环境];
学科分类号
071012 ; 0713 ;
摘要
在宁夏六盘山半干旱区叠叠沟小流域,采用热扩散探针、微型蒸渗仪等在2009—2011年生长季(5—10月份)连续测定了华北落叶松(Larix principis-rupprechtii)人工林的林冠蒸腾、林冠截留及林地蒸散等林分蒸散组分的数量和比例及其月变化。结果表明,2009—2011年的生长季林分蒸散量分别为446、532、426 mm,其年际差别与水分条件、气温和林分叶面积指数有关。蒸散组分中,林冠蒸腾平均占总蒸散的35%、林冠截留占18%、林地蒸散占47%,即53%的蒸散由林冠层产生。林冠月蒸腾在水分充足时主要受饱和水汽压差和太阳辐射影响,在水分缺乏时与诸气象因子相关不显著;其占月蒸散的比例在生长季内持续下降,从5月份最高的51%降到10月份最低的22%。林冠截留的70%集中在雨季7—9月份,其数量与降水量相关紧密;占月蒸散的比例在5、6月份较低(平均11%),在7—10月份较高(21%)。林地蒸散量的季节变化呈单峰型,主要受降水量影响,在8月份最高;其各月占林分蒸散的比例呈持续上升趋势,从5月份最低的32%升到10月份的57%。文中半干旱区林分是典型的水分限制型生态系统,降水量是影响林分蒸散及其组分变化的首要因素。降水类型及其季节分配等其他因素的影响须在短时间尺度上进一步研究。
引用
收藏
页码:222 / 228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29 条
[1]  
六盘山叠叠沟小流域坡面植被水文影响与模拟.[D].杜阿朋.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2009, 01
[2]  
六盘山叠叠沟坡面生态水文过程与植被承载力研究.[D].刘建立.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2008, 04
[3]  
Evapotranspiration components determined by stable isotope; sap flow and eddy covariance techniques.[J].D.G. Williams;W. Cable;K. Hultine;J.C.B. Hoedjes;E.A. Yepez;V. Simonneaux;S. Er-Raki;G. Boulet;H.A.R. de Bruin;A. Chehbouni;O.K. Hartogensis;F. Timouk.Agricultural and Forest Meteorology.2004, 3
[4]   Partitioning evapotranspiration fluxes from a Colorado grassland using stable isotopes:: Seasonal variations and ecosystem implications of elevated atmospheric CO2 [J].
Ferretti, DF ;
Pendall, E ;
Morgan, JA ;
Nelson, JA ;
LeCain, D ;
Mosier, AR .
PLANT AND SOIL, 2003, 254 (02) :291-303
[5]  
Effects of long-term rainfall variability on evapotranspiration and soil water distribution in the Chihuahuan Desert: A modeling analysis.[J].James F. Reynolds;Paul R. Kemp;John D. Tenhunen.Plant Ecology.2000, 1
[6]   Phenological influences on the albedo of prairie grassland and crop fields [J].
Song, J .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BIOMETEOROLOGY, 1999, 42 (03) :153-157
[7]  
黄土高原土壤水分研究.[M].杨文治;邵明安编著;.科学出版社.2000,
[8]  
黄土高原植被建设与持续发展.[M].吴钦孝;杨文治主编;.科学出版社.1998,
[9]   基于遥感的千烟洲人工林蒸散及其组分模拟研究 [J].
魏焕奇 ;
何洪林 ;
刘敏 ;
张黎 ;
于贵瑞 ;
闵程程 ;
王辉民 ;
刘影 .
自然资源学报, 2012, 27 (05) :778-789
[10]   华北低丘山地人工林蒸散的季节变化及环境影响要素 [J].
黄辉 ;
孟平 ;
张劲松 ;
高峻 ;
贾长荣 .
生态学报, 2011, 31 (13) :3569-35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