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变暖背景下最近40年太平洋海温变化数值模拟

被引:10
作者
蔡怡 [1 ]
王彰贵 [1 ]
乔方利 [2 ]
机构
[1] 国家海洋环境预报中心
[2] 国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
关键词
全球变暖; 太平洋海温; Non-Boussinesq;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731.11 [温度];
学科分类号
0707 ;
摘要
用Non-Boussinesq POP模式和1960—1999年NCEP的1 000 hPa大气温度和风场资料,模拟了最近40 a太平洋海温的变化,通过与实际观测结果比较,得出模拟结果是可信的,并且得到了一些有意义的结果:在海面,太平洋最大的增温发生在赤道中东太平洋,即Ni o1-Ni o4区内,最大的降温在中纬度南北太平洋中部,除了北半球太平洋西岸40oN附近为降温外,在北半球太平洋沿岸基本上为升温,但太平洋东海岸的升温幅度要远大于西海岸;在太平洋0~483 m深度垂直方向,除了赤道中太平洋区域海温的变化在海面为上升,在169 m处为下降,在483 m处又转为上升外,其他区域海温的变化在垂直方向基本上为线性变化。在全球增暖的背景下,虽然El Ni o现象在20世纪90年代以后表现出增强的趋势,但是反映在赤道表面以下的次表层西太平洋暖池中的异常暖中心,在由西向东移动过程中其强度却是减弱的。
引用
收藏
页码:9 / 16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9 条
[1]   海洋模式中Boussinesq近似误差讨论 [J].
蔡怡 ;
宋学家 ;
于卫东 .
海洋科学进展, 2005, (02) :121-126
[2]   对气候变暖问题争议的分析 [J].
王绍武 ;
龚道溢 .
地理研究, 2001, (02) :153-160
[3]   辽河三角洲地区海平面上升趋势及其影响评估 [J].
刘岳峰,邬伦,韩慕康,任劲松 .
海洋学报(中文版), 1998, (02) :73-82
[4]   东海及邻近地区百年来的温度变化 [J].
阎俊岳 ;
李江龙 .
海洋学报(中文版), 1997, (06) :121-126
[5]   一个用于全球气候变化研究的海洋大气环流耦合模式Ⅱ.模式气候漂移和增强温室效应的初步分析 [J].
陈克明,张学洪,金向泽,俞永强,郭裕福 .
海洋学报(中文版), 1997, (04) :26-40
[6]   一个用于全球气候变化研究的海洋大气环流耦合模式 [J].
陈克明 ;
张学洪,金向泽 ;
林武银 .
海洋学报(中文版), 1997, (03) :21-32
[7]   Effects of a dynamic ocean on simulated climate sensitivity to greenhouse gases [J].
Watterson, IG .
CLIMATE DYNAMICS, 2003, 21 (02) :197-209
[8]  
Parallel climate model (PCM) control and transient simulations[J] . W. M. Washington,J. W. Weatherly,G. A. Meehl,A. J. Semtner Jr.,T. W. Bettge,A. P. Craig,W. G. Strand Jr.,J. Arblaster,V. B. Wayland,R. James,Y. Zhang.Climate Dynamics . 2000 (10-1)
[9]   Global and regional variability in a coupled AOGCM [J].
Tett, SFB ;
Johns, TC ;
Mitchell, JFB .
CLIMATE DYNAMICS, 1997, 13 (05) :303-3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