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虾综合养殖生态系底泥细菌的数量动态

被引:35
作者
刘国才
李德尚
董双林
王坤
机构
[1] 青岛海洋大学水产学院!青岛
基金
国家攀登计划;
关键词
对虾综合养殖; 实验围隔; 底泥细菌; 数量动态;
D O I
10.13287/j.1001-9332.2000.0035
中图分类号
S966.12 [淡水虾的养殖];
学科分类号
090801 ;
摘要
1997年5~9月于山东海阳市黄海集团公司养虾场,用5个实验围隔研究了对虾综合养殖生态系底泥细菌的数量动态.结果表明,底泥细菌数量波动在4.10×108~12.36×108cells·g-1之间,平均为8.09×108±2.17×108cells·g-1.随着养殖时间的推移,底泥细菌数量逐渐增加.底泥细菌数量最大值出现在表层1cm之内,2~3cm以下泥层,细菌数量明显减小
引用
收藏
页码:139 / 141
页数:3
相关论文
共 8 条
[1]   一种用于现场测定的池塘底泥呼吸器 [J].
李德尚 ;
卢敬让 ;
徐宁 ;
刘国才 ;
张鸿雁 .
青岛海洋大学学报, 1998, (02) :38-42
[2]   海水养虾池细菌数量动态及细菌生产力的研究 [J].
刘国才 ;
李德尚 ;
徐怀恕 ;
董双林 .
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 1997, (04) :340-344
[3]   对虾养殖池水域环境细菌的动态变化 [J].
郭平 ;
许美美 .
海洋与湖沼, 1994, (06) :625-630
[4]   中国对虾养成期间虾池水体和底质中细菌含量的变化 [J].
高尚德,陈旭仁,吴以平 .
水产学报, 1994, (02) :138-142
[5]  
Relationship between microbial activity of stream sediments, determined by three different methods, and abiotic variables[J] . J. H. Baker.Microbial Ecology . 1986 (2)
[6]   BACTERIAL PRODUCTIVITY IN PONDS USED FOR CULTURE OF PENAEID PRAWNS [J].
MORIARTY, DJW .
MICROBIAL ECOLOGY, 1986, 12 (03) :259-269
[7]   PRODUCTIVITY OF BACTERIA AND MICROALGAE AND THE EFFECT OF GRAZING BY HOLOTHURIANS IN SEDIMENTS ON A CORAL-REEF FLAT [J].
MORIARTY, DJW ;
POLLARD, PC ;
HUNT, WG ;
MORIARTY, CM ;
WASSENBERG, TJ .
MARINE BIOLOGY, 1985, 85 (03) :293-300
[8]  
海洋调查规范 (GB 1 2 763).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中国标准出版社 . 19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