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水稻杂种优势利用现状

被引:88
作者
曾千春
周开达
朱祯
罗琼
机构
[1] 四川农业大学水稻研究所!四川温江中国科学院遗传研究所,北京,四川农业大学水稻研究所!四川温江,中国科学院遗传研究所!北京,四川农业大学水稻研究所!四川温江
关键词
育种; 应用; 杂交水稻; 中国;
D O I
10.16819/j.1001-7216.2000.04.012
中图分类号
S511.035.1 [];
学科分类号
0901 ;
摘要
分析了 1996~ 1998年我国杂交水稻生产应用中主要品种的胞质类型及播种情况。现阶段 ,中国杂交水稻种植面积占水稻年播种面积的 5 0 %以上。生产上应用的三系杂交稻仍以野败胞质为主 ,其次为冈· D型和印尼水田谷型 ,后者的面积比重在逐年增加。两系杂交稻研究取得新突破 ,10余个组合通过了省级审定 ,培矮 6 4S的广泛应用展示了两系杂交稻超三系杂交稻的诱人前景。我国业已育成超级杂交稻苗头组合 ,个别组合在部分百亩 (6 .6 7hm2 )连片示范点已经达到了日产稻谷10 0 kg/ hm2的超级稻指标
引用
收藏
页码:52 / 55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5 条
[1]   我国两系法杂交水稻中试开发的实践与经验 [J].
卢兴桂 ;
袁潜华 ;
徐宏书 .
杂交水稻, 1998, (05) :3-5
[2]   滇型杂交粳稻亲本种质资源抗瘟性研究 [J].
曾千春 ;
范静华 ;
张树华 ;
师常俊 .
杂交水稻, 1997, (05) :23-25
[3]   K型杂交水稻的选育与研究 [J].
王文明 ;
文宏灿 ;
袁国良 ;
万先齐 ;
朱永川 .
杂交水稻, 1996, (06) :13-15
[4]   水稻光、温敏不育系的提纯和原种生产 [J].
袁隆平 .
杂交水稻, 1994, (06) :1-3
[5]  
杂交水稻优良组合及其配套技术[M]. 中国农业出版社 , 许世觉等编著, 19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