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实行水土保持生态补偿的经济学基础

被引:9
作者
毕华兴 [1 ]
毕嘉敏 [2 ]
刘立斌 [3 ]
史宇 [1 ]
郭超颖 [1 ]
机构
[1] 北京林业大学水土保持学院
[2] 西安财经学院
[3] 黄河水利委员会
关键词
水土保持; 生态补偿; 经济学; 生态资本; 公共物品; 经济外部性;
D O I
10.14123/j.cnki.swcc.2008.01.024
中图分类号
F205 [资源、环境和生态管理]; S157 [水土保持];
学科分类号
120405 ; 020106 ; 0815 ; 082802 ; 090707 ; 0910 ;
摘要
水土保持生态效益具有生态资本、公共物品以及外部性等经济学特性,本研究就上述3个特性,从经济学的观点分析了水土保持生态补偿的实质,探讨了建立水土保持生态补偿机制的必要性。
引用
收藏
页码:25 / 27
页数:3
相关论文
共 14 条
[1]   浅析水土保持生态补偿机制建立的理论基础及实现途径附视频 [J].
胡续礼 ;
张旸 ;
杨树江 ;
张祖兴 ;
张春平 .
中国水土保持, 2007, (04) :6-8
[2]   关于建立水土保持生态补偿机制的思考 [J].
田颖超 .
中国水土保持, 2007, (01) :14-16+60
[3]   水土保持生态补偿理论与机制 [J].
姜德文 ;
郭孟霞 ;
毕华兴 ;
刘鑫 ;
李俊 .
中国水土保持科学, 2006, (06) :93-98
[4]   生态补偿的经济学解释 [J].
郭升选 .
西安财经学院学报, 2006, (06) :43-48
[5]   生态补偿的机理与准则 [J].
毛锋 ;
曾香 .
生态学报, 2006, (11) :3841-3846
[6]   流域生态补偿机制研究 [J].
常杪 ;
邬亮 .
环境保护, 2005, (12) :60-62
[7]   生态补偿机制的理论分析 [J].
黄立洪 ;
柯庆明 ;
林文雄 .
中国农业科技导报, 2005, (03) :7-9
[8]   生态补偿机制建立的理论思考 [J].
蔡邦成 ;
温林泉 ;
陆根法 .
生态经济, 2005, (01) :47-50
[9]   论生态保护补偿机制 [J].
沈满洪 ;
陆菁 .
浙江学刊, 2004, (04) :217-220
[10]   中国生态环境补偿费的理论与实践 [J].
庄国泰,高鹏,王学军 .
中国环境科学, 1995, (06) :413-4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