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探索
学术期刊
新闻热点
数据分析
智能评审
立即登录
控制授粉株系循环提高杂粳六优一号亲本纯度研究
被引:6
作者
:
洪德林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南京农业大学水稻研究室
洪德林
陆作楣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南京农业大学水稻研究室
陆作楣
陶瑾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南京农业大学水稻研究室
陶瑾
戴玉军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南京农业大学水稻研究室
戴玉军
吴善安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南京农业大学水稻研究室
吴善安
机构
:
[1]
南京农业大学水稻研究室
[2]
泗洪县原种场
[3]
泗洪县原种场 南京
[4]
南京
[5]
南京
来源
:
种子
|
1993年
/ 01期
关键词
:
控制授扮;
株系循环;
粳稻“三系”;
提纯;
D O I
:
10.16590/j.cnki.1001-4705.1993.01.033
中图分类号
:
学科分类号
:
摘要
:
1988年至1990年采用控制授粉株系循环法对BT型六千辛A、六千辛B和恢复系77302—1进行了提纯,排除了不育系群体中的同质恢和保持系群体中的恢复基因以及恢复系群体中的杂株,使不育系纯度达99.96%,保持系和恢复系纯度均达100%。利用此法能以较少投入生产大量原种。现已在江苏省泗洪县建成了我国南方最大的杂交粳稻种子生产基地。
引用
收藏
页码:3 / 6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5 条
[1]
中国8O年代杂交稻种子生产技术的进步
陆作楣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南京农业大学
陆作楣
[J].
种子,
1991,
(01)
: 4
-
8
[2]
粳型杂交稻“同质恢”混杂原因的分析
陈玉虎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浙江省台州地区农科所
陈玉虎
[J].
浙江农业科学,
1990,
(03)
: 125
-
127
[3]
水稻雄性不育系自交结实问题的探讨
陆作楣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南京农业大学作物育种教研组
陆作楣
洪德林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南京农业大学作物育种教研组
洪德林
[J].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1989,
(02)
: 6
-
11
[4]
杂交粳稻六优1号亩产550公斤的栽培要点
徐国臣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泰兴县农业局
徐国臣
陈铨培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泰兴县农业局
陈铨培
[J].
江苏农业科学,
1988,
(06)
: 8
-
9
[5]
中国杂交水稻的发展[M]. 农业出版社 , 中国农业科学院,湖南省农业科学院主编, 1991
←
1
→
共 5 条
[1]
中国8O年代杂交稻种子生产技术的进步
陆作楣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南京农业大学
陆作楣
[J].
种子,
1991,
(01)
: 4
-
8
[2]
粳型杂交稻“同质恢”混杂原因的分析
陈玉虎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浙江省台州地区农科所
陈玉虎
[J].
浙江农业科学,
1990,
(03)
: 125
-
127
[3]
水稻雄性不育系自交结实问题的探讨
陆作楣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南京农业大学作物育种教研组
陆作楣
洪德林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南京农业大学作物育种教研组
洪德林
[J].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1989,
(02)
: 6
-
11
[4]
杂交粳稻六优1号亩产550公斤的栽培要点
徐国臣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泰兴县农业局
徐国臣
陈铨培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泰兴县农业局
陈铨培
[J].
江苏农业科学,
1988,
(06)
: 8
-
9
[5]
中国杂交水稻的发展[M]. 农业出版社 , 中国农业科学院,湖南省农业科学院主编, 1991
←
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