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机械瓣膜替换术后凝血功能改变及合理抗凝强度的研究

被引:16
作者
杜心灵
张凯伦
胡志伟
蓝鸿钧
金咏梅
机构
[1] 同济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心外科!武汉,
关键词
凝血功能; 人工机械瓣膜替换; 抗凝治疗;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619 [手术前后的处理及外科并发症];
学科分类号
摘要
目的探讨人工机械瓣膜替换术后不同抗凝强度下凝血功能的改变及合理抗凝治疗强度。方法检测65例抗凝治疗病人PT、血浆因子X活性、ATⅢ、D-dimer、Fg及GMP-140。根据INR不同,分为四组:INR1.5~1.9;2.0~2.4;2.5~3.0;3.1~3.5。结果机械瓣膜替换术后D-dimer、Fg及GMP-140升高,与术前比较P<0.05,反映体内高凝状态,继发性纤溶活性增强及血小板破坏。抗凝治疗增加ATⅢ水平,有效抑制因子X活性,其抑制程度随抗凝强度增加而增加。INR2.0~3.0时,因子X活性为46.5%~51.8%。结论INR2.0~3.0可能为机械瓣膜替换术后理想的抗凝治疗水平。
引用
收藏
页码:62 / 63
页数:2
相关论文
共 1 条
  • [1] Optimal therapeutic range for oralanticoagulants. Hirsh J.Poller L,Deykin D,et al. Chest ; 198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