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白山阔叶红松林土壤N2O排放通量的变化特征

被引:24
作者
肖冬梅
王淼
姬兰柱
韩士杰
王跃思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
[2]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
关键词
阔叶红松林; N2O; 排放通量; 昼夜变化; 季节变化;
D O I
10.13292/j.1000-4890.2004.0152
中图分类号
S714 [森林土壤学];
学科分类号
0903 ; 090301 ;
摘要
采用静态密闭箱 /气相色谱分析方法对长白山阔叶红松林两个样地的N2 O排放通量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 ,凋落物对林地土壤N2 O排放的影响是显著的 ,其对全年N2 O排放的平均贡献率是 36 89%。长白山阔叶红松林土壤是大气N2 O一个重要的源 ,但在极少的天气状况下也能吸收大气中的N2 O ,而起着汇的作用。其排放通量的变化范围是 - 4 1 4 8~ 2 91 84μgN2 O·m-2 ·h-1,平均通量是 6 8 7μgN2 O·m-2 ·h-1,高于其他类型林地的排放通量 ,且变动范围也较其他森林类型大。无凋落物林地土壤N2 O排放通量变化范围是 - 2 3 2 4~ 93 75 μgN2 O·m-2 ·h-1,平均通量为 33 79μgN2 O·m-2 ·h-1。两个样地N2 O排放通量的季节变化特征相似 :夏季N2 O的排放通量最高 ,春季次之 ,秋冬两季较低且趋于平稳。昼夜变化趋势也相似 :N2 O排放通量的最大值都出现在 18∶0 0 ,最小值都出现在 12∶0 0和 14∶0 0。研究还表明 ,林地土壤N2 O的排放通量与地表温度和地下 5cm温度的相关性较好 ,无凋落物的样地N2 O的排放通量仅与地下 5cm温度的相关性较好。
引用
收藏
页码:46 / 52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12 条
[1]   北京低山区两种人工林土壤中N2O排放通量的研究 [J].
孙向阳 ;
徐化成 .
林业科学, 2001, (05) :57-63
[2]   土壤氧化亚氮产生、排放及其影响因素 [J].
齐玉春 ;
董云社 .
地理学报, 1999, (06) :534-542
[3]   森林土壤和大气间的温室效应气体交换 [J].
孙向阳 .
世界林业研究, 1999, (02) :37-43
[4]   内蒙古大针茅草原的N2O和CH4通量变化特征 [J].
杜睿 ;
王庚辰 ;
吕达仁 ;
万晓伟 .
中国环境科学, 2001, (04) :2-5
[5]   东北典型旱作农田N2O和CH4排放通量研究 [J].
黄国宏,陈冠雄,吴杰,黄斌,于克伟 .
应用生态学报, 1995, (04) :383-386
[6]   半干旱草原地-气温室气体交换速率测定 [J].
王跃思 ;
纪宝明 ;
王艳芬 ;
张文 ;
刘广仁 ;
杜睿 ;
骆冬梅 .
环境科学, 2000, (03) :6-10
[7]  
温室气体浓度和排放监测及相关过程[M]. 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 , 王庚辰,温玉璞主编, 1996
[8]   两种森林凋落物分解及其土壤效应的研究 [J].
胡承彪 ;
韦源连 ;
梁宏温 ;
朱宏光 .
广西农业大学学报, 1992, (04) :47-52
[9]   土壤痕量气体研究展望 [J].
蔡祖聪 .
土壤学报, 1993, (02) :117-124
[10]   农田土壤N2O排放的影响因素 [J].
王智平,曾江海,张玉铭 .
农业环境保护, 1994, (01) :40-42+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