棉铃虫自然种群生命表的研究及其应用

被引:8
作者
吴子江
薛智华
张治
机构
[1] 江苏省南通植保站,江苏省南通植保站,江苏省南通植保站南通,南通,南通
关键词
棉铃虫; 生命表; 数量预测;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本文通过跟踪观察24593个有效样本,归纳为24个消亡因子,组建了18个世代生命表和3个平均生命麦。剖析了长江下游棉区棉铃虫自然种群数量变动规律,K-值分析和组分(M(si)值)分析说明种群数量变动最大的阶段是在生命前期(即卵至2龄期)。b,r2值综合分析法表明影响第2、3、4代种群数量消亡的关键虫期分别为4龄、6龄和蛹期。b值分析和K-值图解表明影响种群数量消亡的关键因子:2代为齿唇姬蜂和土壤含水量、风雨冲刮,3代为胡蜂和三突花蛛、小花蝽,4代为滞育和随蕾花脱落、三突花蛛。参考Morris(1963)关键因子逼近法探索了棉铃虫数量预测式。
引用
收藏
页码:185 / 193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4 条
[1]   大田土壤含水量与棉铃虫蛹期数量变动规律的相关分析 [J].
吴子江 .
昆虫知识, 1992, (02) :77-79
[2]   昆虫生命表的制作与分析 [J].
尹汝湛 .
植物保护, 1980, (01) :31-38
[3]  
生态学引论[M]. 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重庆分社 , 赵志模, 1984
[4]  
昆虫生态学[M]. 人民教育出版社[美]Peter, 19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