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度对冀承单3号产量形成因素及产量的影响

被引:8
作者
杜天庆
郝建平
杨锦忠
崔福柱
机构
[1] 山西农业大学农学院!山西太谷
关键词
密度效应; 群体结构; 产量;
D O I
10.13842/j.cnki.issn1671-8151.2000.03.003
中图分类号
S513 [玉米(玉蜀黍)];
学科分类号
摘要
研究了特早熟夏玉米冀承单 3号的密度效应 ,结果表明 :(a)生物产量—密度方程呈渐近线型 ;经济系数—密度方程呈指数下降型。 (b)密度在 7 5万株 /h ,最大LAI在 3左右 ,成熟期LAI在 2 35左右 ,出苗—吐丝LAD在 5 4 3万 ·d/h ,吐丝—成熟LAD在 1 1 4 9万 ·d/h ,平均NAR在 8 2 4g/ ·d ,源库比在 0 0 5 5 ,经济系数 0 3左右时 ,为最佳群体结构 ,单产可达 5 0 2 5kg/h 。
引用
收藏
页码:201 / 204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4 条
[1]  
Potential yield of maize , determined by rates of growth and development of ears. Jacobs,B. C. et al. Field Crops Research . 1991
[2]   夏玉米掖单21号高产群体结构的研究 [J].
东先旺,刘春风,邵泽广,吴树科 .
莱阳农学院学报, 1995, (04) :261-264
[3]   高产夏玉米群体光合速率与产量关系的研究 [J].
胡昌浩 ;
董树亭 ;
岳寿松 ;
王群瑛 ;
高荣岐 ;
潘子龙 .
作物学报, 1993, (01) :63-69
[4]   密度对玉米籽粒及秸秆产量的影响 [J].
马兴林 ;
林治安 ;
许建新 ;
谢承陶 .
作物杂志, 1998, (06) :13-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