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里格地区上古生界有效储层的确定

被引:16
作者
朱筱敏
刘成林
机构
[1] 中国石油大学教育部“石油天然气成藏机理”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
苏里格气田; 晚古生代; 储集层; 沉积; 岩石特征; 物性特征; 孔隙演化;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18.13 [石油、天然气];
学科分类号
0709 ; 081803 ;
摘要
苏里格地区上古生界蕴藏着丰富的天然气资源,但在纵向上各沉积地层中的天然气富集程度不同,其主要影响因素是储层特征的不同。文章对比研究了苏里格地区气藏和非气藏储层特征,发现二者之间存在明显差异。气藏储集砂岩形成于水动力条件较强的河流心滩沉积环境,沉积物较粗,经历了较弱的压实压溶作用和较强的溶蚀作用,储层平均孔隙度和渗透率较高;而非气藏沉积岩性较细,形成于水动力条件较弱的河流泛滥平原等沉积环境,经历了较强的压实压溶作用和较弱的溶蚀作用,储层平均孔隙度和渗透率较低。最后,确定了气藏有效储层的下限值,即孔隙度为5%,渗透率为0.15×10-3μm2。
引用
收藏
页码:1 / 3+159 +159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7 条
[1]   不同构造背景天然气储层成岩作用及孔隙演化特点 [J].
刘成林 ;
朱筱敏 ;
朱玉新 ;
曾庆猛 .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2005, (06) :746-753
[2]   苏里格气田储层成岩序列与孔隙演化 [J].
刘成林 ;
朱筱敏 ;
曾庆猛 .
天然气工业, 2005, (11) :1-3+143
[3]   鄂尔多斯盆地苏里格气田成藏机理研究 [J].
刘圣志 ;
李景明 ;
孙粉锦 ;
肖红平 ;
刘锐娥 .
天然气工业, 2005, (03) :4-6+191
[4]   苏里格庙气田碎屑岩储集层特征与天然气富集规律 [J].
李文厚 ;
魏红红 ;
马振芳 ;
屈红军 ;
刘锐娥 ;
陈全红 .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2002, (04) :387-391+396
[5]   苏里格气田二叠系盒8段储集层的成岩作用及孔隙演化 [J].
张明禄 ;
达世攀 ;
陈调胜 .
天然气工业, 2002, (06) :13-16+11
[6]  
中国天然气储层[M]. 石油工业出版社 , 赵澄林等著, 1999
[7]  
中国陆相油气储集层[M]. 石油工业出版社 , 裘怿楠等著, 19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