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治理主体多元化的制度构建与实践理路——基于农村治理主体结构困境的解析

被引:7
作者
曾芳芳
机构
[1] 福建农林大学
关键词
农村治理; 主体结构; 多元化; 制度构建;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D422.6 [农民工作];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当前学术界对农村治理主体多元化的主体要素及其结构所作的探讨,很大程度上是基于对村民自治已取得的成就和对其未来良性发展的价值期望,更趋向于是基于现实中国民主化建设背景下进行的一种规范性的"应然"的学理分析。而当我们将视线聚焦于实践中的农村治理运行过程时,则不得不注意到,"实然"的农村治理主体多元化状况存在着诸多制约,且随着其发展,这些制约力量逐渐呈现于农村场域,进而构成农村治理所面临的种种困境。在法律和制度框架下寻求弥补缺陷的方法和路径,通过制度设计和政策实施的完善来促成理性秩序的达成,是走出这种结构困境的有效选择。
引用
收藏
页码:36 / 39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8 条
[1]   构建和谐的中国农村社会 [J].
郭星华 .
探索与争鸣, 2005, (02) :29-31
[3]   村民自治背景下乡村关系的冲突及其对策 [J].
金太军 ;
董磊明 .
中国行政管理, 2000, (10) :55-59
[4]   农村基层组织建设中的委托——代理关系 [J].
王峰 .
中国农村观察, 2000, (03) :59-68+81
[5]   村政的兴衰与重建 [J].
沈延生 .
战略与管理, 1998, (06) :1-34
[6]  
乡村社会结构变动与组织重构[M]. 上海大学出版社 , 朱新山著, 2004
[7]  
乡村关系与村民自治[M]. 广东人民出版社 , 金太军, 2002
[8]  
社会理论的基础[M].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美)詹姆斯·S.科尔曼(JamesS.Coleman)著, 1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