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塿土分类地位的讨论

被引:7
作者
常庆瑞
阎湘
雷梅
高亚军
崔英
机构
[1]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资源环境学院!陕西杨陵
[2] 中国农业科学院土壤肥料研究所!北京
[3] 中国科学院地理研究所!北京
关键词
塿土; 褐土; 发生特性; 分类地位;
D O I
10.13207/j.cnki.jnwafu.2001.03.012
中图分类号
S155.1 [土壤分类学];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在野外考察和室内分析的基础上,针对当前塿土分类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探讨了人为活动对土壤形成发育的影响。认为 土由于人工熟化培肥过程,形成了巨厚的人工覆盖层和粘化层,产生二次复钙现象,土壤风化发育处于脱盐基的硅铝化阶段,幼年性特征明显。最后提出塿土作为独立土类的依据与标准,即若有人工覆盖层,且厚度超过50cm,应作为一种新的土类从原土壤类型中划分出来,进行单独分类;否则,仍应归属原土类──褐土。
引用
收藏
页码:48 / 52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9 条
[1]   土壤中游离铁和络合态铁的测定 [J].
何群 ;
陈家坊 .
土壤, 1983, (06) :242-244
[2]   中国土壤分类暂行草案 [J].
龚子同 ;
赵其国 ;
曾昭顺 ;
林培 ;
王人潮 .
土壤, 1978, (05) :168-169
[3]   关中渭河流域两岸的土壤及其改良利用 [J].
耿成杰 ;
李远清 ;
刘廷立 .
土壤通报, 1959, (04) :20-27
[4]  
中国土壤动物检索图鉴[M]. 科学出版社 , 尹文英等著, 1998
[5]  
陕西土壤[M]. 科学出版社 , 郭兆元主编, 1992
[6]  
中国土壤普查技术[M]. 农业出版社 , 全国土壤普查办公室编, 1992
[7]  
中国土壤[M]. 科学出版社 , 熊毅, 1987
[8]  
陕西农业土壤[M]. 陕西科学技术出版社 , 陕西省农业勘察设计院 主编, 1982
[9]  
土壤理化分析[M]. 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 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 编, 1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