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7 条
栽培条件对水稻粒重的影响及其原因分析
被引:48
作者:
王余龙
山本由德
姚友礼
徐家宽
卞悦
蒋军民
新田洋司
李昙云
蔡建中
机构:
[1] 扬州大学农学院稻麦研究室,高知大学农学部作物学研究室,扬州大学农学院稻麦研究室,常州市农业局,常州市农业局,无锡市农业局,高知大学农学部作物学研究室,常州市政府,扬州大学农学院稻麦研究室江苏扬州,日本南国市,江苏扬州,日本南国市,江苏扬州
来源:
关键词:
水稻;
粒重;
部位;
谷粒体积;
谷壳重;
灌浆速率;
灌浆物质;
颖花根活量;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511 [稻];
学科分类号:
0901 ;
摘要:
应用3个水稻品种,设计氮、磷肥处理37个,从籽粒着生部位、谷粒体积、比重、灌浆过程、灌浆物质供应水平以及根系活力等方面,对不同栽培条件下饱粒千粒重的差异及其原因进行了探讨。(1)不同处理间全穗饱粒千粒重的极差汕优63为3.91g,Koganemasari为5.43g,9004为7.62g;(2)稻穗不同部位饱粒千粒重的提高幅度为下部枝梗籽粒大于中部枝梗籽粒,中部枝梗籽粒大于上部枝梗籽粒,一、二次枝梗趋势一致;(3)饱粒千粒重与谷壳重、谷粒体积呈极显著线性正相关,品种间表现一致,粒重与谷粒比重的关系因品种而异;(4)主要灌浆期灌浆速率越大,饱粒千粒重越高,主要灌浆期的持续时间越长,饱粒千粒重越低;(5)单位面积颖花量与饱粒千粒重呈极显著线性负相关,每朵颖花所占有灌浆物质量与饱粒千粒重呈极显著正相关;(6)提高结实期颖花根活量能显著提高饱粒千粒重,其中迟开花的下部枝梗籽粒饱粒千粒重的提高幅度明显大于早开花的上、中部枝梗籽粒,一、二次枝梗趋势一致。
引用
收藏
页码:280 / 290
页数:11
相关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