究竟是什么推动了我国经济增长方式转变?

被引:20
作者
彭宜钟 [1 ]
童健 [2 ]
吴敏 [3 ]
机构
[1] 东北财经大学产业组织与企业组织研究中心
[2] 清华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3] 东北财经大学国际商学院
关键词
经济增长; 方式转变; 可持续性; STR模型;
D O I
10.13653/j.cnki.jqte.2014.06.002
中图分类号
F224 [经济数学方法]; F124 [经济建设和发展];
学科分类号
0701 ; 070104 ; 0201 ; 020105 ;
摘要
通过采用改进的STR模型对我国经济增长率序列进行拟合后发现,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经济增长方式发生显著变化,但要素投入是我国经济增长的主要来源,体现了我国经济增长的粗放型特征;除资本以外,其余生产要素的边际产量都呈上升趋势,表明我国要素配置效率得到持续提升;资本边际产量一直呈下降趋势,说明我国经济增长长期依靠投资拉动,从而导致投资过度;改革开放和市场化改革显著增强我国经济增长的可持续性。此外,对推动我国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内在动因进行分析,据此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引用
收藏
页码:20 / 35
页数:16
相关论文
共 14 条
[1]   经济增长、能源消费与二氧化碳排放的动态关系研究 [J].
杨子晖 .
世界经济, 2011, 34 (06) :100-125
[2]   我国出口贸易、经济增长与碳排放关系的实证研究 [J].
许广月 ;
宋德勇 .
国际贸易问题, 2010, (01) :74-79
[3]   结构改革与中国工业增长 [J].
张军 ;
陈诗一 ;
Gary HJefferson .
经济研究, 2009, 44 (07) :4-20
[4]   能源消耗、二氧化碳排放与中国工业的可持续发展 [J].
陈诗一 .
经济研究, 2009, 44 (04) :41-55
[5]   中国经济增长方式转换和增长可持续性 [J].
王小鲁 ;
樊纲 ;
刘鹏 .
经济研究, 2009, 44 (01) :4-16
[6]   中国资本存量K的再估算:1952~2006年 [J].
单豪杰 .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2008, 25 (10) :17-31
[7]   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与节能减排内在动力 [J].
蔡昉 ;
都阳 ;
王美艳 .
经济研究, 2008, (06) :4-11+36
[8]   中国经济增长方式的选择与转换途径 [J].
卫兴华 ;
侯为民 .
经济研究, 2007, (07) :15-22
[9]   中国:加快结构调整和增长方式转变 [J].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课题组 ;
王梦奎 ;
李剑阁 ;
卢中原 ;
侯永志 ;
石耀东 ;
刘培林 ;
秦中春 .
管理世界, 2007, (07) :3-13
[10]   科学发展观与经济增长方式转变 [J].
金碚 .
中国工业经济, 2006, (05) :5-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