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荞发芽过程中促进黄酮合成的因素初探

被引:37
作者
刘金福
李晓雁
孟蕊
机构
[1] 天津农学院食品科学系
关键词
苦荞; 黄酮; 影响因素; 苯丙氨酸氨解酶;
D O I
10.13386/j.issn1002-0306.2006.10.026
中图分类号
TS210.1 [基础科学];
学科分类号
083202 ;
摘要
研究苦荞发芽过程中黄酮类化合物的变化规律。苦荞发芽过程中通过改变温度、光照等条件和喷洒乙烯利处理,能够明显刺激次级代谢产物黄酮的生成和提高苯丙氨酸氨解酶(PAL)活性,PAL活性与黄酮含量变化基本上是相符的,PAL活性升高,黄酮合成量也增加。
引用
收藏
页码:106 / 108
页数:3
相关论文
共 7 条
[1]   植物的蓝光效应 [J].
李韶山 ;
潘瑞炽 .
植物生理学通讯, 1993, (04) :248-252
[2]   荞麦中总黄酮和芦丁含量的变化 [J].
唐宇 ;
赵钢 ;
任建川 .
植物生理学通讯, 1989, (01) :33-35
[3]   茶鲜叶苯丙氨酸解氨酶的提取及其活性测定 [J].
刘鸿年 ;
刘发敏 .
中国茶叶, 1989, (01) :4-5
[4]   植物苯丙烷类代谢的生理意义及其调控 [J].
欧阳光察 ;
薛应龙 .
植物生理学通讯, 1988, (03) :9-16
[5]   植物苯丙氨酸解氨酶的研究——Ⅳ、水稻幼苗中PAL活性的动态变化 [J].
薛应龙 ;
欧阳光察 ;
澳绍根 .
植物生理学报, 1983, (03) :301-306
[6]   植物苯丙氨酸解氨酶的研究 Ⅰ.植物激素对甘薯块根苯丙氨酸解氨酶和肉桂酸4-羟化酶活性变化及其伴随性的影响 [J].
王敬文 ;
薛应龙 .
植物生理学报, 1981, (04) :373-380
[7]  
紫外辐射生态学.[M].李元;岳明编著;.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