氯霉素在罗非鱼体内的代谢和消除规律

被引:12
作者
杨先乐
湛嘉
康继韬
机构
[1] 上海高校水产养殖学E-研究院
[2] 上海水产大学/农业部渔业动植物病原库
[3] 宁波出入境检验检疫局 上海
[4] 上海宁波出入境检验检疫局
[5] 宁波
关键词
氯霉素; 尼罗罗非鱼; 代谢; 消除;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965.125 [罗非鱼(吴郭鱼)]; S948 [水产药物学、药理学];
学科分类号
090801 ; 0906 ;
摘要
水产养殖动物口服氯霉素后可能在可食组织中造成残留,本文通过以50mg/kg鱼体重的氯霉素(CAP)的剂量对尼罗罗非鱼单次口灌给药,采用HPLC和GC-ECD分析方法研究了CAP在罗非鱼体内的代谢和消除规律。给药0.5h后,CAP在血浆和肝脏中的浓度均迅速上升,分别为4288.01±1285.53ng/mL和5214.18±1105.62ng/g,2h达到峰值22246.42±355.84ng/mL和25717.47±1740.66ng/g;而肌肉中CAP却上升较慢,2h仅为7744.08±2118.74ng/g,8h才达到峰值13232.89±1612.74ng/g,峰值仅约为血浆和肝脏的1/2。CAP在罗非鱼肌肉和肝脏中的消除速度均较慢,但肌肉比肝脏稍快,肌肉中第96d CAP降至为0.07±0.01ng/g,而肝脏中第120d尚在0.1ng/g以上,为0.25±0.06ng/g。肌肉和肝脏浓度常用对数-时间消除曲线方程分别为y=-0.0966x+5.4292;y=-0.053x+4.7258,二者的T1/2β为7.14d和13.08d。若要使CAP在罗非鱼肌肉和肝脏中的浓度降至0.1ng/g以下,则休药期分别需80.47d和132.61d。试验表明CAP在罗非鱼组织中消除缓慢,尤其在肝脏中,因此肝脏可以作为CAP残留监测的首选组织。
引用
收藏
页码:266 / 271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6 条
[1]   三个参数对临床用药的指导意义 [J].
丁兴宇 ;
邢孔庚 ;
李琼才 ;
苏洋 .
数理医药学杂志, 2000, (03) :248-249
[3]   对虾体内氯霉素含量测定方法的研究 [J].
李兰生,王勇强 .
青岛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1995, (03) :400-406
[4]  
兽药手册.[M].朱模忠主编;.化学工业出版社.2002,
[5]  
兽药残留分析.[M].李俊锁等著;.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2,
[6]  
水产药详解.[M].[日]田中二良 著;刘世英;雍文岳 译.农业出版社.19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