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土研发努力和国际技术流动模式演化及效应

被引:13
作者
孙玉涛
张帅
尹彤
机构
[1] 大连理工大学管理与经济学部
基金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
关键词
研发努力; 国际技术流动; 模式演化; 效应; G7;
D O I
10.16192/j.cnki.1003-2053.2015.08.005
中图分类号
F752.67 [技术进出口贸易];
学科分类号
摘要
以研发经费强度作为本土研发努力指标、国际技术贸易作为国际技术流动指标,探讨了G7国家本土研发努力和国际技术流动的组合模式演化路径以及对国家创新和经济发展的作用。研究结果表明:G7国家本土研发努力和国际技术流动组合模式呈现非常清晰的演化路径-"外部技术驱动模式-内外双驱模式-内驱外拉模式-外部技术拉动模式-外部技术驱动模式";本土研发努力和国际技术流动对于国家创新和经济发展的作用均比较显著,其中本土研发努力的作用更为突出。借鉴G7国家的发展经验,目前中国在快速提高研发经费强度的同时,迫切需要加强研发经费管理,实现从外部技术驱动模式向内外双驱模式转变。
引用
收藏
页码:1151 / 1160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25 条
[1]   G7国家创新体系国际化模式演化及对中国启示 [J].
孙玉涛 ;
苏敬勤 .
科学学研究, 2012, 30 (04) :591-599
[2]   能力导向的中国技术引进溢出效应 [J].
孙玉涛 ;
刘凤朝 .
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 2011, 32 (09) :11-16
[3]   国际技术转移、异质性与中国企业技术创新研究 [J].
王华 ;
赖明勇 ;
柒江艺 .
管理世界, 2010, (12) :131-142
[4]   本土技术溢出与国际技术溢出效应——来自中国高技术产业创新的检验 [J].
魏守华 ;
姜宁 ;
吴贵生 .
财经研究, 2010, 36 (01) :54-65
[5]   论创新型国家的建设 [J].
成思危 .
中国软科学, 2009, (12) :1-14
[6]   全球网络下区域技术锁定突破模式研究——OFDI逆向溢出视角 [J].
陈菲琼 ;
丁宁 .
科学学研究, 2009, 27 (11) :1641-1650
[7]   跨国公司研发全球化:动因、地域分布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J].
陈健 ;
徐康宁 .
经济学(季刊), 2009, 8 (03) :871-890
[8]   研发国际化趋势下我国技术创新模式的选择 [J].
冯德连 .
财贸经济, 2007, (04) :41-46+128
[9]   有效需求规模假说、研发投入与国家自主创新能力 [J].
范红忠 .
经济研究, 2007, (03) :33-44
[10]   要素禀赋、地理因素与新国际分工 [J].
徐康宁 ;
王剑 .
中国社会科学, 2006, (06) :65-77+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