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裂隙煤层的地震记录模拟

被引:3
作者
杨德义 [1 ]
彭苏萍 [2 ]
王贇 [3 ]
张美根 [3 ]
机构
[1] 太原理工大学矿业工程学院
[2] 中国矿业大学
[3]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关键词
裂隙介质; 煤层; 模拟; 线形滑移; 转换波;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31.4 [地震勘探];
学科分类号
0818 ; 081801 ; 081802 ;
摘要
采用线性滑移(Linear Slip Deformation)裂隙介质模型、各向异性弹性波模拟方法,对含裂隙煤层进行了2D2C(二维二分量)单炮记录模拟与分析。结果表明:煤层含裂隙后与不含裂隙时相比,反射时差的变化已不足以识别,但由于波速的改变会使煤层顶底界面的波阻抗发生变化,从而引起波的动力学特征的改变,AVO现象尤其明显。当裂隙为非垂直时,炮点两侧的反射波能量和振幅出现不对称现象。x分量和z分量的特征明显不同,转换波主要记录在x分量上,横波在x分量上有不可忽视的能量。因此,应用各向异性理论、利用多分量转换波研究煤层裂隙的特征是可能的。
引用
收藏
页码:61 / 66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7 条
[1]   3D3C地震资料在煤系地层岩性预测中的应用 [J].
杨德义 ;
高远 ;
王赟 .
地学前缘, 2003, (01) :56-56
[2]   多分量地震勘探技术的现状及进展 [J].
杨德义 ;
彭苏萍 .
中国煤田地质, 2003, (01) :54-57+60
[3]   时间域全波场各向异性弹性参数反演 [J].
张美根 ;
王妙月 ;
李小凡 ;
杨晓春 .
地球物理学报, 2003, (01) :94-100
[4]   中国近海四分量地震资料解释及应用 [J].
张树林 ;
姜立红 .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2001, (04) :111-116
[5]   用转换波检测煤层裂隙的方法探讨 [J].
勾精为 ;
姚陈 ;
于光明 .
中国煤田地质, 2001, (03) :52-56+82
[6]   爆破源地震反射波三分量记录理论地震图研究 [J].
姚陈 ;
陈祥国 ;
唐建侯 .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1999, (02) :210-217+248
[7]  
地球物理中的有限单元法 .2 徐世浙. 科学出版社 . 19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