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口蘑菌丝体的分离和RAPD-PCR分析

被引:27
作者
曾东方
罗信昌
傅伟杰
机构
[1] 华中农业大学应用真菌室!武汉
[2] 延边大学农学院!龙井
基金
高等学校博士学科点专项科研基金;
关键词
松口蘑; 子实体; 分离菌株; 亲菌鉴定; RAPD-PCR分析;
D O I
10.13343/j.cnki.wsxb.2001.03.004
中图分类号
Q949.32 [真菌门];
学科分类号
摘要
针对松口蘑 [Tricholomamatsutake(S .ItoetImai)Sing .]菌丝体分离培养困难和各种相关分离物目前难以用出菇试验鉴定的现实 ,采用 8种培养基配方 ,对 9个不同来源的松口蘑子实体的不同部位及菌根、菌土进行组织分离 ,计接种试管 81 0多支 ,结果从菌褶部位获得 94支慢生型的菌丝体分离菌株 ,从菌柄部位仅获得 1支快生型的菌丝体分离菌株。以马铃薯葡萄糖土壤滤液培养基 (PDAS)、马铃薯葡萄糖麦麸滤液培养基 (PDAW )、BM培养基、马铃薯葡萄糖琼脂培养基 (PDA)对菌褶进行组织分离 ,获慢生型菌丝体的成功率依次为 74 4%、35 5%、1 5 6%和 8 9%。以各分离菌株的来源松口蘑子实体和中日两国松口蘑研究者提供的分离菌株作为DNA参照样品 ,对从供试子实体、菌根、菌土进行组织分离获得的各种相关纯培养物进行亲菌鉴定。采用筛选的 1 7个随机引物介导 2 5个供试松口蘑子实体及其分离菌体的RAPD(RandomAmplifiedPolymorphicDNA) PCR反应 ,全部获得了清晰而稳定的DNA指纹图谱 ,结果一致表明 :每个松口蘑子实体的菌盖 (含菌褶 )、菌柄与从自身菌褶分离的慢生型纯培养菌丝体都具有相同的DNA指纹图谱 ,其相似系数为 1 0 0 0 ,明确揭示松口蘑个体的DNA同质性 ,而不同来源的供试松口蘑之间的相似系数在 0 934~ 0 99
引用
收藏
页码:278 / 286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5 条
[1]   珍稀共生食用真菌松茸DNA指纹研究 [J].
曾东方 ;
罗信昌 ;
陈升明 .
园艺学报, 2000, (03) :223-225
[2]  
植病研究方法[M]. 农业出版社 , 方中达 编, 1979
[3]  
Ectomycorrhiza formation ofTricholoma matsutake onPinus densiflora[J] . Akiyoshi Yamada,Satoshi Kanekawa,Masatake Ohmasa.Mycoscience . 1999 (2)
[4]  
Ectomycorrhiza formation ofTricholoma matsutake isolates on seedlings ofPinus densiflora in vitro[J] . Akiyoshi Yamada,Ken Maeda,Masatake Ohmasa.Mycoscience . 1999 (6)
[5]  
Ectomycorrhizal fungi with edible fruiting bodies 1. Tricholoma Matsutake and Related Fungi[J] . Wang Yun,Ian R. Hall,Lynley A. Evans.Economic Botany . 1997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