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河中游蚌埠闸至老子山段断面法冲淤变化分析

被引:5
作者
虞邦义 [1 ]
赵凯 [2 ]
杨兴菊 [1 ]
机构
[1] 安徽省水利部淮委水利科学研究院
[2] 安徽省水利水资源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
断面法; 冲刷; 淤积; 河道段; 入湖河口段;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TV143 [河流动力学];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根据河道实测资料,采用断面法分析淮河中游蚌埠闸至老子山段冲淤变化情况。结果表明,蚌埠闸至洪山头间的河道段,主槽在1971年—2001年间均呈冲刷状态,其中1983年—1992年间冲刷幅度最大,造成主槽冲刷下切的原因有自然冲刷和人工采砂两个因素。滩地在1971年—1992年间呈淤积状态,1992年—2001年间趋于稳定;洪山头至老子山间的入湖河口段,主槽和滩地在1992年—2001年间均呈淤积状态。
引用
收藏
页码:256 / 259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4 条
  • [1] 淮河中游洪河口至浮山河段纵剖面演变分析
    杨兴菊
    虞邦义
    [J]. 水利水电技术, 2009, 40 (07) : 107 - 110
  • [2] “断面间距”论
    牛占
    庞慧
    王雄世
    林来照
    [J]. 泥沙研究, 2006, (01) : 51 - 57
  • [3] 黄河下游断面法冲淤量分析与评价[M]. 黄河水利出版社 , 张原锋[等]著, 2005
  • [4] 淮河中游王家坝—洪山头段河道冲淤分析. 毛世民,王发信,乔建本,等. . 19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