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斑岩铜矿的成因

被引:37
作者
陈文明
机构
[1] 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北京
关键词
斑岩铜矿; 成因分析; 富碱、硅的热流体交代作用;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18.41 [铜];
学科分类号
摘要
较系统地论述了国内外学者对斑岩铜矿成因的不同学术观点 ,包括“岩浆热液说”(岩浆结晶分异说 )、“板块构造成矿说”(含Cu洋壳重熔说 )、“活动转移说”及“变岩浆成矿说” ;分别对它们的立论依据及不足之处进行了较详细的分析 ,并根据作者对斑岩铜矿的时空分布、物质组分、结构构造及矿物中各种包裹体等特征的深入研究 ,提出斑岩铜矿主要是由深源 (地幔或下地壳 )富碱 (K、Na)、硅的热流体 (或与地壳岩石中的裂隙水、地下水混合 )交代或局部熔融上部地壳含Cu岩石而成
引用
收藏
页码:1 / 8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14 条
  • [1] 深源富碱硅热流体与斑岩铜矿含矿斑岩体的成因联系及流体包裹体、斑晶结构证据
    陈文明
    [J]. 地学前缘, 2001, (04) : 409 - 421
  • [2] 花岗岩拓扑学的研究展望
    董申保
    洪大卫
    许保良
    [J]. 地质论评, 2001, (04) : 356 - 360
  • [3] 再论德兴斑岩铜矿成矿物质来源
    金章东
    朱金初
    倪培
    李福春
    [J]. 地质论评, 2000, (03) : 255 - 262
  • [4] 花岗岩研究的最新进展及发展趋势
    洪大卫
    [J]. 地学前缘, 1994, (Z1) : 79 - 86
  • [5] 玉龙斑岩铜矿与砂页岩层状铜矿成矿作用的内在联系
    陈文明
    [J]. 地质论评, 1984, (03) : 239 - 252
  • [6] 斑岩铜矿与杂色砂页岩型层状铜矿内在联系的初步探讨
    陈文明
    [J]. 地质论评, 1980, (06) : 526 - 528
  • [7] 烃碱流体地球化学原理[M]. 科学出版社 , 杜乐天著, 1996
  • [8] 西藏玉龙斑岩铜(钼)矿带地质[M]. 地质出版社 , 唐仁鲤等著, 1995
  • [9] 西藏玉龙斑岩铜矿带花岗岩类与成矿[M]. 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 , 马鸿文著, 1990
  • [10] 多宝山斑岩铜矿床[M]. 地质出版社 , 杜 琦等编写, 19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