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表管理与施肥方式对太湖流域旱地氮素流失的影响

被引:41
作者
段亮 [1 ]
段增强 [1 ]
常江 [2 ]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土壤与农业可持续发展国家重点实验室
[2] 安徽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
关键词
农业非点源污染; 旱地; 地表径流; 氮流失;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X524 [湖泊、水库];
学科分类号
0815 ;
摘要
太湖富营养化日益严重,其中农业非点源氮污染对太湖富营养化有着相当大的贡献,探明该地区农田土壤氮素随地表径流向水体迁移的形态与通量对水体富营养化治理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采用田间试验方法,研究了太湖流域旱地氮素随地表径流排放特征。结果表明,常规管理下典型旱地氮向水体迁移的年负荷为12.66kg·hm-2左右,约占年施肥量的5.63%,其中硝态氮和颗粒态氮是径流损失的主要形式,分别约占总流失量的48.74%和38%左右。随着降雨的进行,NO-3-N浓度逐渐增大,而NH+4-N浓度逐渐降低,氮向水体迁移具有明显的季节特征,夏季和秋季为氮高负荷季节,6~11月占全年氮输出总量的83.4%。地表覆盖和氮肥深施均能有效地降低氮流失量,其中地表覆膜、秸秆覆盖、肥料条施及穴施分别可降低60.3%、59.8%、50.1%、52.4%的氮流失。
引用
收藏
页码:813 / 818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2 条
[1]   环太湖丘陵地区农田氮素随地表径流输出特征 [J].
王鹏 ;
高超 ;
姚琪 ;
韩龙喜 ;
申霞 .
农村生态环境, 2005, (02) :46-49
[2]   太湖地区典型小流域非点源污染物流失规律——以宜兴梅林小流域为例 [J].
张荣保 ;
姚琪 ;
计勇 ;
王鹏 .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2005, (01) :94-98
[3]   太湖流域非点源氮污染对水质影响的定量化研究 [J].
郭红岩 ;
王晓蓉 ;
朱建国 ;
李国平 .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2003, (02) :150-153
[4]   太湖流域非点源污染研究与控制 [J].
夏立忠 ;
杨林章 .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2003, (01) :45-49
[5]   北京地区农田氮素养分随地表径流流失机理 [J].
黄满湘 ;
章申 ;
张国梁 ;
张秀梅 .
地理学报, 2003, (01) :147-154
[6]   苏州河非点源污染负荷研究 [J].
王少平 ;
俞立中 ;
许世远 ;
程声通 .
环境科学研究, 2002, (06) :20-23+27
[7]   西苕溪流域土地利用对氮素径流流失过程的影响 [J].
于兴修 ;
杨桂山 ;
梁涛 .
农业环境保护, 2002, (05) :424-427
[8]   西苕溪流域不同土地类型下氮元素输移过程 [J].
梁涛 ;
张秀梅 ;
章申 ;
于兴修 ;
王浩 .
地理学报, 2002, (04) :389-396
[9]  
上海市郊4种地表径流及稻田水中的污染物浓度[J]. 张大弟,陈佩青,支月娥.上海环境科学. 1997(09)
[10]  
上海市郊4种地表径流及稻田水中的污染物浓度[J]. 张大弟,陈佩青,支月娥.上海环境科学. 1997 (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