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峡库区岸坡消落带草地、弃耕地和耕地土壤微生物及酶活性特征

被引:27
作者
马朋
李昌晓
雷明
杨予静
马骏
机构
[1] 西南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2] 三峡库区生态环境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基金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
关键词
三峡库区; 土壤微生物; 土壤酶; 消落带; 农事活动;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154 [土壤生物学];
学科分类号
071012 ; 0713 ;
摘要
为研究不同用地方式对三峡库区消落带土壤性质的影响,选取三峡库区重庆忠县汝溪河流域典型消落带为研究区域,研究不同用地类型(草地、弃耕地、耕地)、不同土层间(0—10 cm、10—20 cm)土壤微生物、土壤酶活性和土壤化学性质的各自特征及其相互关系,旨在为该地区消落带生态恢复实践提供理论依据。研究发现:除蛋白酶活性、全磷含量、碱解氮含量外,不同用地类型对土壤各生化特性均产生了显著影响;与之不同,土层仅对细菌数量、放线菌数量、真菌数量、蔗糖酶活性、脲酶活性以及土壤有机质含量产生显著影响,但对其他生化性质影响不显著;用地类型与土层两者的交互作用仅对蔗糖酶活性影响显著。同时,弃耕地土壤的细菌数量在3种用地类型中最高;真菌、放线菌数量在草地中最高,耕地次之,弃耕地最低。弃耕地中的过氧化氢酶、蔗糖酶、蛋白酶和脲酶活性与其他两种用地类型相比较高,而耕地中磷酸酶活性则显著高于弃耕地和草地土壤。草地土壤全氮、有效磷以及速效钾含量均显著低于耕地,而草地0—20 cm土层的有机质含量却显著高于弃耕地和耕地;3种用地类型的全磷、全钾、碱解氮含量差异均不显著,弃耕地的pH值显著高于另外两种用地类型。另一方面,三峡库区消落带土壤的各生化指标间存在一定的相关性。pH值和微生物数量及酶活性间的关系最为密切,土壤真菌和放线菌数量与土壤有机质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研究结果表明,与弃耕地和耕地相比,草地在稳定消落带土壤环境、固持土壤营养元素、提高土壤肥力方面作用更为显著;相对而言,耕地的土壤微生态环境较差,故在消落带实施退耕还草、恢复草本植被等具有重要意义。
引用
收藏
页码:1010 / 1020
页数:11
相关论文
共 40 条
[1]   三峡水库消落带淹没前后土壤微生物生态分布及优势菌群的鉴定 [J].
肖国生 ;
胡廷章 ;
唐华丽 ;
杨俊年 ;
李彦杰 ;
郑克均 ;
王启龙 .
江苏农业科学, 2011, 39 (04) :493-496
[2]   三峡库区消落带土壤重金属分布特征及潜在风险评价 [J].
刘丽琼 ;
魏世强 ;
江韬 .
中国环境科学, 2011, 31 (07) :1204-1211
[3]   三峡库区坡耕地水土保持措施研究进展 [J].
韦杰 ;
贺秀斌 .
世界科技研究与发展, 2011, 33 (01) :41-45
[4]   深淹对狗牙根根际土壤酶活性及肥力的影响 [J].
谭淑端 ;
朱明勇 ;
张克荣 ;
张全发 ;
姜利红 .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 2011, (01) :8-12
[5]   三峡库区消落带土壤物理性质变化 [J].
康义 ;
郭泉水 ;
程瑞梅 ;
洪明 ;
金江群 ;
王祥福 .
林业科学, 2010, 46 (06) :1-5
[6]   消落带研究进展 [J].
程瑞梅 ;
王晓荣 ;
肖文发 ;
郭泉水 .
林业科学, 2010, 46 (04) :111-119
[7]   不同连作年限的植烟土壤理化性质与微生物群落动态研究 [J].
王茂胜 ;
姜超英 ;
潘文杰 ;
薛小平 ;
陈懿 ;
梁永江 .
安徽农业科学, 2008, (12) :5033-5034+5052
[8]   高寒草甸不同植被土壤微生物数量及微生物生物量的特征 [J].
王启兰 ;
曹广民 ;
王长庭 .
生态学杂志, 2007, (07) :1002-1008
[9]   土壤微生物学特性对土壤健康的指示作用 [J].
周丽霞 ;
丁明懋 .
生物多样性, 2007, (02) :162-171
[10]   不同质地土壤玉米根际生物活性研究 [J].
李潮海 ;
王小星 ;
王群 ;
郝四平 .
中国农业科学 , 2007, (02) :412-4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