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频重复经颅磁刺激对慢性应激抑郁模型大鼠行为学及脑内单胺类神经递质的影响

被引:31
作者
陈运平
梅元武
孙圣刚
包敏
俞善纯
机构
[1]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神经内科
关键词
低频重复经颅磁刺激; 应激; 抑郁; 单胺类神经递质;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749.4 [情感性精神病];
学科分类号
100205 ;
摘要
目的观察低频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对慢性应激抑郁模型大鼠行为学及不同脑区内单胺类神经递质含量的影响,探讨低频rTMS对抑郁症的治疗作用及其机制。方法选用12只SD雄性大鼠制备慢性轻度不可预见性应激抑郁模型,造模后随机分为磁刺激组和抑郁模型组,磁刺激组给予低频rTMS治疗,并与正常对照组进行比较。各组大鼠于磁刺激前、后进行敞箱试验、蔗糖水消耗试验,并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大鼠不同脑区内单胺类神经递质的含量。结果抑郁模型组大鼠敞箱试验的水平运动得分、垂直运动得分和蔗糖水消耗量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磁刺激组大鼠经磁刺激后,敞箱试验的水平运动得分、垂直运动得分和蔗糖水消耗量与磁刺激前比较,均明显增高(P<0.01);与抑郁模型组模拟磁刺激后比较,也明显增高(P<0.01);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抑郁模型组大鼠额叶皮质内5-羟色胺、海马内5-羟色胺及多巴胺、纹状体内多巴胺、下丘脑内5-羟色胺含量均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和磁刺激组(P<0.01);磁刺激组大鼠额叶皮质内5-羟色胺、海马内5-羟色胺及多巴胺、纹状体内多巴胺、下丘脑内5-羟色胺含量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低频rTMS能明显改变慢性应激抑郁模型大鼠的抑郁行为;对不同脑区内单胺类神经递质水平的调节作用是低频rTMS的抗抑郁机制之一。
引用
收藏
页码:724 / 727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7 条
[1]   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抑郁症的初步探讨 [J].
王晓明 ;
杨德本 ;
谢建平 ;
赵晓琼 ;
喻元凤 ;
张小东 ;
龙成国 .
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 2004, (07) :46-47
[2]   脑卒中后抑郁状态动物模型的建立 [J].
唐启盛 ;
裴清华 ;
侯秀娟 ;
曲淼 .
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2004, (03) :33-36
[3]   柴胡加龙骨牡蛎汤对抑郁模型大鼠脑内单胺递质的影响 [J].
瞿融 ;
孟海彬 ;
褚蔚 ;
关新军 ;
徐斌 ;
顾武军 ;
马世平 .
中药药理与临床, 2003, (06) :1-3
[4]   四逆散活性成分对抑郁症大鼠慢性应激模型行为学及脑内单胺类神经递质的影响 [J].
畅洪昇 ;
王庆国 ;
石任兵 ;
金艳 .
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2003, (05) :42-45
[5]   慢性应激抑郁模型的建立及其评价 [J].
许晶 ;
李晓秋 .
中国行为医学科学, 2003, (01) :14-17
[6]   抑郁动物模型的研究进展 [J].
李晓秋 ;
许晶 .
中华精神科杂志, 2002, (03) :59-61
[7]   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抑郁症的研究进展 [J].
王晓明 ;
周树舜 .
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 2000, (04) :55-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