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繁育系统研究的最新进展和评述

被引:165
作者
何亚平
刘建全
不详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
[2] 中国科学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 西宁
[3]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4] 北京
[5] 西宁
关键词
繁育系统; 进化; 系统发育; 多样性;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Q941 [植物演化与植物发展];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植物繁育系统是当今进化生物学研究中最为活跃的领域。繁育系统是指代表所有影响后代遗传组成的有性特征的总和 ,主要包括花形态特征、花的开放式样、花各部位的寿命、传粉者种类和频率、自交亲和程度和交配系统 ,其中交配系统是核心。我们重点综述了植物有性繁育系统研究中 1 )传粉模式的多样性 ,2 )从历史发生角度利用系统发育方法检验花性状的演化和繁育系统的生态转变过程 ,3)近交衰退对植物生殖史的影响及其机制和 4)混和交配系统的时空动态、维持机理以及进化趋势的最新研究结果。总结了繁育系统在研究花适应性、物种形成机制和濒危植物保护生物学中的重要作用。最后对今后的繁育系统研究提出了两点建议 :1 )正确理解和使用适应概念 ,更多地利用人工控制实验来检验花的适应价值和 2 )将分子技术和生态学结合起来 ,开展群落水平和种以上水平的繁育系统研究 ,比较驱动与传粉多样性密切相关的花多样性基因和自花、异花传粉基因的进化与分化 ,确定繁育系统相互作用中的关键因子
引用
收藏
页码:151 / 163
页数:13
相关论文
共 127 条
[1]  
Evolutionincloselyadjacentplantpopula tions.V.Evolutionofself_fertility. Antonovics,J. Heredity . 1968
[2]  
The effect of petal size manipulation on pollinator/seed-predator mediated female reproductive success of Hibiscus moscheutos[J] . Hiroshi Kudoh,Dennis F. Whigham. &nbspOecologia . 1998 (1-2)
[3]  
Mating system and stigmatic behaviour during flowering of Alpinia kwangsiensis (Zingiberaceae)[J] . Q.-J. Li,W. J. Kress,Z.-F. Xu,Y.-M. Xia,L. Zhang,X.-B. Deng,J.-Y. Gao. &nbspPlant Systematics and Evolution . 2002 (1-2)
[4]   黄花蔺的繁育系统研究 [J].
宋志平 ;
郭友好 ;
黄双全 .
植物分类学报, 2000, (01) :53-59+103
[5]   浙江天童国家森林公园红凉伞交配系统研究 [J].
陈小勇 ;
厉宁 ;
沈浪 .
植物生态学报, 2001, (02) :161-165
[6]   传粉生物学的研究进展 [J].
黄双全 ;
郭友好 .
科学通报, 2000, (03) :225-237
[7]   植物交配系统的进化、资源分配对策与遗传多样性 [J].
张大勇 ;
姜新华 .
植物生态学报, 2001, (02) :130-143
[8]   利用等位酶对油松无性系种子进行父本分析 [J].
张冬梅 ;
沈熙环 ;
何田华 .
植物生态学报, 2001, (02) :166-174
[9]   小慈姑的开花状态、传粉机制与交配系统 [J].
汪小凡 ;
陈家宽 ;
不详 .
植物生态学报 , 2001, (02) :155-160
[10]   植物种群交配系统、亲本分析以及基因流动研究 [J].
何田华 ;
葛颂 .
植物生态学报, 2001, (02) :144-1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