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营利组织问责:概念、体系及其限度

被引:13
作者
于常有 [1 ,2 ]
机构
[1] 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
[2]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人文社科学院
关键词
非营利组织; 问责; 自主性; 社会选择;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C912.2 [社会团体];
学科分类号
1407 ;
摘要
随着非营利组织在公共治理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其问责已成为近年来人们关注的热点。本文在对非政府组织问责的概念、类型、内容等进行梳理的基础上,通过对非营利组织委托抑或代理人角色定位的厘定、自主性与依赖性的平衡选择以及自律与他律结合方式的探讨,阐明其问责的限度。
引用
收藏
页码:45 / 49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9 条
[1]   “第三部门”失灵——以工会为例 [J].
敖双红 ;
王龙飞 .
政治与法律, 2009, (08) :69-76
[2]   和谐社会的政治承诺危机及其防范——非政府组织的视角 [J].
王云骏 .
江苏行政学院学报, 2009, (02) :63-67
[3]   中国公民社会:概念、分类与制度环境 [J].
俞可平 .
中国社会科学, 2006, (01) :109-122+207
[4]   从国家主义到法团主义——中国市场转型过程中国家与专业团体关系的演变 [J].
顾昕 ;
王旭 .
社会学研究, 2005, (02) :155-175+245
[5]  
社会组织概论[M]. 中国社会出版社 , 王名, 2010
[6]  
非营利组织前沿问题研究[M]. 郑州大学出版社 , 卢宪英, 2009
[7]  
非政府组织问责[M].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 ) 约旦, 2008
[8]  
Theorising accountability for NGO advocacy[J] . Jeffrey Unerman,Brendan O’Dwyer.Accounting, Auditing & Accountability Journal . 2006 (3)
[9]  
The 4 C’’’’s of Third Sector and Government Re-lations:Cooperation,Confrontation,Complementary,andCo-optation. Najam A. Nonprofit Management and Leadership . 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