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冈底斯三处斑岩铜矿床流体包裹体及成矿作用研究

被引:37
作者
孟祥金
侯增谦
李振清
机构
[1] 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北京,北京,北京
关键词
地球化学; 成矿作用; 流体包裹体; 激光拉曼光谱; 斑岩铜矿; 冈底斯; 西藏;
D O I
10.16111/j.0258-7106.2005.04.005
中图分类号
P618.41 [铜];
学科分类号
0709 ; 081803 ;
摘要
对西藏冈底斯斑岩铜矿带中的驱龙、冲江斑岩铜矿床和与斑岩有关的帮浦铜多金属矿床进行了流体包裹体岩相学、显微测温和激光拉曼探针分析。对斑岩中斑晶石英、硅化脉石英和热液矿物硬石膏内流体包裹体的观测表明,与成矿有关的流体包裹体可以分为气相包裹体、液相包裹体、含子晶的多相包裹体等3类。它们的均一温度变化较大(191~550℃),气相包裹体与含子晶多相包裹体的均一温度相近,主要集中于300~550℃之间。流体的盐度w(NaCleq)为1.91%~66.75%,含石盐子晶包裹体的盐度w(NaCleq)范围为32.70%~66.75%。激光拉曼光谱分析表明,子晶以石盐为主,并有较多的黄铜矿;气相包裹体和液相包裹体的气相中含有CO2。低密度的气相包裹体与高密度的液相包裹体、高盐度的含子晶包裹体共生,其均一温度范围一致,但盐度相差较大,指示成矿流体有不混溶作用或沸腾作用。成矿流体来自于岩浆的出溶;金属硫化物直接来源于岩浆。斑晶石英内流体包裹体中的不混溶作用与岩浆的初始沸腾有关;硅化脉石英捕获的流体包裹体与岩浆的二次沸腾有关;而硬石膏内流体包裹体的不混溶与两种不同性质流体的混合作用有关。斑晶石英中包裹体内的黄铜矿子晶是岩浆流体高金属含量的表征而不是矿化开始的标志。冈底斯成矿带内斑岩铜矿的成矿始于岩浆期后高温阶段,随后的高_中温热液阶段是流体大量沉淀矿质的重要时期。
引用
收藏
页码:398 / 408
页数:11
相关论文
共 10 条
[1]   西藏冈底斯成矿带驱龙铜矿Re-Os年龄及成矿学意义 [J].
孟祥金 ;
侯增谦 ;
高永丰 ;
黄卫 ;
曲晓明 ;
屈文俊 .
地质论评, 2003, (06) :660-666
[2]   西藏南木斑岩铜钼矿床的流体包裹体研究 [J].
张绮玲 ;
曲晓明 ;
徐文艺 ;
侯增谦 ;
陈伟十 .
岩石学报, 2003, (02) :251-259
[3]   人工合成包裹体的实验研究及其在激光拉曼探针测定方面的应用 [J].
倪培 ;
饶冰 ;
丁俊英 ;
张林松 .
岩石学报, 2003, (02) :319-326
[4]   冈底斯斑岩铜矿(化)带:西藏第二条“玉龙”铜矿带? [J].
曲晓明 ;
侯增谦 ;
黄卫 .
矿床地质, 2001, (04) :355-366
[5]   冈底斯斑岩铜矿成矿带有望成为西藏第二条“玉龙”铜矿带 [J].
侯增谦 ;
曲晓明 ;
黄卫 ;
高永丰 .
中国地质, 2001, (10) :27-29+40
[6]   玉龙斑岩铜(钼)矿床的流体包裹体及成矿作用研究 [J].
李荫清 ;
芮宗瑶 ;
程莱仙 .
地质学报, 1981, (03) :216-231
[7]  
冈底斯东段铜多金属成矿带的基本特征[J]. 程力军,李志,刘鸿飞,杜光伟,郭建慈.西藏地质. 2001 (01)
[8]  
流体包裹体热力学[M]. 地质出版社 , 刘斌, 1999
[9]  
中国斑岩铜(钼)矿床[M]. 地质出版社 , 芮宗瑶, 1984
[10]  
Thefinfluenceofgeochemical techniquesonthedevelopmentofgeneticmodelsforporphyrycopper deposits .2 HedenquistJW,RichardsJP. Rev.inEcon.Geol . 19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