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间配置方式对水稻群体生态环境及物质生产的影响

被引:7
作者
张树林
夏秀红
李波
王振华
徐正进
马爱君
赵德志
机构
[1] 沈阳农业大学农业部作物生理生态与遗传育种重点开放实验室
[2] 沈阳农业大学农业部作物生理生态与遗传育种重点开放实验室 辽宁沈阳
[3] 辽宁沈阳
关键词
水稻; 栽培方式; 生理生态特性;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511 [稻];
学科分类号
0901 ;
摘要
比较研究育苗、移栽和田间分布方式的结果表明 :不同栽培方式对产量的影响均未达到显著水平 ,钵盘育苗、有序排列、摆秧有分别比软盘育苗、无序排列、插秧增产的趋势 ;育苗方式主要影响移栽后的缓苗和茎蘖数目的下降 ,钵育秧苗缓苗快 ,分蘖发生早 ,后期下降缓慢 ;分布方式主要影响后期茎蘖数目的下降 ,有序分布群体生育后期茎蘖动态平稳 ,下降缓慢 ;移栽方式主要影响生育前期的茎蘖动态 ,摆秧有利于分蘖的早生快发 ;有序排列群体风速和CO2 浓度较高 ,有利于提高结实期物质生产能力。
引用
收藏
页码:85 / 88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8 条
[1]   抛栽水稻产量形成及其生态特征的研究 [J].
张洪程 ;
戴其根 ;
钟明喜 ;
苏祖芳 ;
黄务涛 ;
陆永泰 ;
孙禧榴 ;
张定琪 ;
何小保 ;
陈再华 ;
许遐祯 .
中国农业科学, 1993, (03) :39-49
[2]   中杂软盘旱育抛秧栽培技术特点及增产效益 [J].
汤世富 ;
胡正武 ;
伍大莲 .
湖北农业科学, 2000, (03) :11-13
[3]   浅析水稻钵苗摆栽及其应用技术 [J].
李季禾 ;
霍立君 .
垦殖与稻作, 1998, (04) :10-12
[4]   大面积应用“三膜、钵育、摆栽”技术提高水稻产量 [J].
李会议 ;
越景峰 ;
沈海燕 .
垦殖与稻作, 1998, (01) :14-15
[5]   对水稻抛秧栽培几个问题的看法 [J].
夏有龙 .
中国稻米, 1997, (06) :12-15
[6]   钵苗超稀摆栽是一项水稻轻简高产栽培技术 [J].
韩春雷 ;
王玉山 ;
邹积斌 ;
魏树和 ;
吴一才 .
中国稻米, 1997, (06) :16-17
[7]   水稻抛秧的增产效果及需要解决的问题 [J].
蔡育宽 ;
刘福兴 ;
崔农凯 .
辽宁农业科学, 1997, (02) :43-45
[8]   水稻抛秧栽培配套技术 [J].
陈润生,姚德周,肖慧 .
辽宁农业科学, 1995, (04) :37-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