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探索
学术期刊
新闻热点
数据分析
智能评审
立即登录
油气垂向运移的形迹
被引:7
作者
:
李鹤庆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合肥地质矿产部石油化探中心
李鹤庆
机构
:
[1]
合肥地质矿产部石油化探中心
来源
:
物探与化探
|
1994年
/ 06期
关键词
:
垂直运移,渗漏;
D O I
:
暂无
中图分类号
:
P618.130.1 [成因];
学科分类号
:
摘要
:
油气由于地下的压力差、浓度差和比重差等因素,使烃类运移到地表。常见的油气苗是烃类渗漏的宏观标志,但更为普遍存在于地表的烃类渗漏是微观标志,它需要用精密的仪器才能检测出来。琼斯(1975年)发现近地表土壤气同地下储层气以及钻孔中遇到的显示气,在化学成份上十分一致。言文伯等(1990年)发现油气藏紫外吸收值,油浸岩的数值最高,其次是油层上方沉积岩,再则是油田上方土壤,而非油田上方土壤紫外吸收值最低。井中化探的烃类指标浓度或相对强度,从油气层至地表是递减的,为油气垂向运移的形迹提供了直观依据。
引用
收藏
页码:426 / 430
页数:5
相关论文
未找到相关数据
未找到相关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