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益微生物对海水养虾池浮游生物生态特征的影响研究

被引:32
作者
张汉华
李卓佳
郭志勋
贾晓平
机构
[1] 农业部渔业生态环境重点开放实验室
[2] 农业部渔业生态环境重点开放实验室 广东省渔业生态环境重点开放实验室
[3]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水产种质资源与养殖技术重点开放实验室
[4]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南海水产研究所
[5] 广东广州
[6] 广东省渔业生态环境重点开放实验室
关键词
有益微生物; 海水虾池; 浮游生物; 多样性指数; 优势种;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917 [水产生物学];
学科分类号
0908 ;
摘要
研究了有益微生物对海水虾池浮游生物生态特征的影响。通过对虾养殖系统中浮游动物与浮游植物进行为期3个月的监测,结果表明试验组虾池的浮游植物密度表现为前期低,中期迅速增长,后期达顶峰,并维持在70×106~160×106cell·L-1的水平,前期种类以硅藻类为主,后期则以绿藻类为主;同时试验池浮游动物的密度也保持稳定增长态势,并在养殖后期维持在顶峰水平,密度达到25×103~30×103ind·m-3,种类以广盐、适低盐的沿岸种为主,但优势种明显;对照池的浮游植物和浮游动物呈现前期低后期高的态势。其变化差异表现为对照组的浮游植物和浮游动物在后期的密度变动起伏较大,且出现较大比例的有害的兰藻类,而试验池的兰藻类只占较少的比例,说明芽孢杆菌群能抑制兰藻类的繁殖,促进有益藻类生长;浮游生物的多样性指数较低,低于自然海区,但种类均匀度则较高,与自然海区相当。
引用
收藏
页码:7 / 14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9 条
[1]   轮虫培育池不同粒级藻类对浮游植物生物量和生产量的贡献 [J].
赵文 ;
李晓东 ;
徐纪军 .
水产学报, 2004, (02) :167-174
[2]   斑节对虾养殖池塘藻-菌关系初探 [J].
李卓佳 ;
郭志勋 ;
张汉华 ;
杨小立 ;
杨莺莺 ;
陈康德 ;
贾晓平 .
中国水产科学, 2003, (03) :262-264
[3]   2001—2002年粤东柘林湾浮游动物的生态学研究 [J].
黄长江 ;
陈善文 ;
何歆 ;
杜虹 ;
朱琳 ;
董巧香 .
海洋与湖沼, 2003, (02) :117-130
[4]   河口区斑节对虾淡化养殖塘浮游生物状况 [J].
王丽卿 ;
王为东 ;
臧维玲 ;
俞宏辉 .
上海水产大学学报, 2002, (02) :118-123
[5]   海洋浮游动物对浮游植物水华的摄食与调控作用 [J].
韩希福 ;
王荣 .
海洋科学, 2001, (10) :31-33
[6]   对虾池的放养密度对浮游生物群落的影响 [J].
卢静 ;
李德尚 ;
董双林 .
水产学报, 2000, (03) :240-246
[7]   光合细菌净化对虾养殖水质的研究 [J].
刘文华 ;
倪纯治 ;
叶德赞 ;
周宗澄 ;
林燕顺 ;
陈庆辉 ;
姚瑞梅 ;
曾活水 ;
顾静瑜 .
台湾海峡, 1997, (04) :455-457
[8]   光合细菌对养殖水体的生态调控作用 [J].
倪纯治 ;
叶德赞 ;
周宗澄 ;
林燕顺 ;
陈庆辉 ;
姚瑞梅 ;
刘文华 ;
曾活水 ;
顾静瑜 ;
不详 .
台湾海峡 , 1997, (03) :265-269
[9]   长江口河口锋区浮游动物生态研究Ⅱ种类组成、群落结构、水系指示种 [J].
陈亚瞿,徐兆礼,王云龙,胡方西,韩明宝,严宏昌 .
中国水产科学, 1995, (01) :59-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