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Biolog-ECO技术分析杂交鳢和大口黑鲈高产池塘水体微生物碳代谢特征

被引:21
作者
李志斐
谢骏
郁二蒙
王广军
余德光
夏耘
王海英
龚望宝
魏南
机构
[1] 农业部热带亚热带水产资源利用与养殖重点实验室,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珠江水产研究所
关键词
Biolog-ECO; 碳源利用; 池塘养殖; 微生物群落代谢; 杂交鳢; 大口黑鲈;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X172 [环境微生物学];
学科分类号
071012 ; 0713 ;
摘要
为了研究华南地区高产池塘高峰养殖季节微生物群落碳代谢特征,运用Biolog-ECO技术,分析了华南地区杂交鳢(Channa maculata♀×Channa arguss♂)和大口黑鲈(Micropterus salmoides)两种养殖池塘的水体微生物群落功能多样性。结果表明:杂交鳢和大口黑鲈两种池塘不同水层多样性指数(Shannon-Wiener指数、Simpson指数和丰富度指数)存在一定程度的差异,但在使用增氧机条件下,每种池塘的上、中、底3水层间水体微生物活性(AWCD)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且两种池塘间的AWCD为杂交鳢池塘强于大口黑鲈池塘;两种池塘水体微生物对6类碳源利用率规律相似,碳源的代谢利用率由强到弱为碳水化合物类>聚合物类>氨基酸类>羧酸类>胺类>酚类。水体微生物代谢特征PCA分析表明,两种池塘间的样方分布在不同区域,但池塘间样点间离散程度较大,表明两种池塘水体微生物存在一定的代谢差异性。决定两种池塘间代谢差异的碳源有:D-半乳糖酸内脂(D-Galactonic Acid Lactone)>D-纤维二糖(D-Cellobiose)>肝糖(Glycogen)>D-木糖(D-Xylose)>L-丝氨酸(L-Serine)。Biolog-ECO技术可用于分析养殖水体微生物群落碳代谢差异,以及造成代谢差异的决定因素,同时可有效识别容易被养殖水体微生物利用的碳源类型。
引用
收藏
页码:185 / 192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20 条
[1]   草鱼混养系统细菌数量变动和群落功能多样性研究 [J].
田相利 ;
郑瑶瑶 ;
柳炳俊 ;
王芳 ;
董双林 .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2, 42 (11) :19-27
[2]   芽孢杆菌制剂对养殖前期罗非鱼池塘微生物群落代谢功能的影响 [J].
袁翠霖 ;
李卓佳 ;
杨莺莺 ;
林小涛 .
生态学杂志, 2010, 29 (12) :2464-2470
[3]   底充式增氧对改善池塘水质效果的初步研究 [J].
金中文 ;
郑忠明 ;
吴松杰 ;
尤尔茂 ;
胡安宽 .
南方水产, 2010, 6 (06) :20-25
[4]   Biolog EcoPlate实验信息提取方法改进 [J].
张燕燕 ;
曲来叶 ;
陈利顶 .
微生物学通报, 2009, (07) :1083-1091
[5]   芽胞杆菌对鱼池微生物群落代谢功能的影响 [J].
杨莺莺 ;
李卓佳 ;
梁晓华 ;
梁润捷 ;
洪敏娜 ;
陈永青 .
微生物学杂志, 2009, 29 (03) :11-17
[6]   人工湿地污水净化效率与根际微生物群落多样性的相关性研究 [J].
魏成 ;
刘平 .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2008, 27 (06) :2401-2406
[7]   三角鲤几种常见天然饵料的营养分析与评价 [J].
杨家坚 ;
梁军能 ;
卢智发 ;
卢智明 .
广西农学报, 2007, (03) :1-4
[8]   人工湿地微生物硝化和反硝化强度对比研究 [J].
王晓娟 ;
张荣社 .
环境科学学报, 2006, (02) :225-229
[9]   鱼池不同水层细菌的密度、昼夜波动及其与主要环境因子的关系 [J].
包文仲 ;
刘振琦 ;
申玉春 ;
刘国才 .
水产科技情报, 1993, (03) :101-104
[10]  
Evaluation of the metabolic diversity of microbial communities in four different filter layers of a constructed wetland with vertical flow by Biolog? analysis[J] . Water Research . 2009 (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