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旅游的大气及水环境效应——以滇西北碧塔海自然保护区为例

被引:25
作者
杨桂华
文传浩
王跃华
机构
[1] 云南大学旅游管理系
[2] 云南大学环境科学系
[3] 云南大学生物系 云南 昆明
[4] 云南 昆明
[5] 云南 昆明
关键词
碧塔海; 自然保护区; 生态旅游; 环境监测;
D O I
10.16089/j.cnki.1008-2786.2002.06.020
中图分类号
F592 [中国旅游事业];
学科分类号
摘要
通过对碧塔海自然保护区在1999年旅游淡旺季的两次环境监测,分析结果表明:生态旅游项目的开展对保护区内地面水中细菌总数、大肠菌群、BOD5以及地下水水质中细菌总数、硝酸盐氮指标有较大影响,其中大肠菌群在第二次监测中均已接近国家Ⅱ类水标准。保护区内环境噪声、空气质量及地面水、地下水水质其他指标没有明显变化。部分指标如S02、NOx、TSP等还在第一次基础上有所改善。同时本文建议在今后保护区开展生态旅游时应建立长期的环境监测点;建立综合系统的旅游环境承载力考核指标体系,以及进一步深化保护区开发生态旅游中的社区参与和资金引进机制。
引用
收藏
页码:752 / 756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8 条
[1]   漂流生态旅游研究——以贵州马岭河峡谷为例 [J].
陈炳灿 ;
罗用能 ;
文传浩 .
思想战线, 2001, (03) :45-48
[2]   云南碧塔海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开发模式研究 [J].
杨桂华 ;
王跃华 ;
钟林生 .
应用生态学报, 2000, (06) :954-956
[3]   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开发与管理对策研究 [J].
蒋明康 ;
吴小敏 .
农村生态环境, 2000, (03) :1-4+14
[4]   社区共管——一种全新的保护区管理模式 [J].
张金良 ;
李焕芳 ;
黄方国 .
生物多样性, 2000, (03) :347-350
[5]   生态旅游景区环境容量研究 [J].
孙玉军 ;
王如松 .
应用生态学报, 2000, (04) :564-566
[6]   碧塔海自然保护区科考旅游开发探讨 [J].
王跃华 ;
钟林生 ;
杨桂华 .
生态学杂志, 2000, (02) :64-67
[7]   武夷山自然保护区资源管理中社区参与机制的探讨 [J].
诸葛仁 ;
陈挺舫 ;
特里·德拉西 .
农村生态环境, 2000, (01) :48-53
[8]   In pursuit of ecotourism [J].
Goodwin, H .
BIODIVERSITY AND CONSERVATION, 1996, 5 (03) :277-2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