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原脑损伤血脑屏障变化的实验研究

被引:4
作者
匡永勤
张可成
胡威夷
曾力
机构
[1] 成都军区总医院神经外科
[2] 第三军医大学附属新桥医院神经外科
关键词
颅脑损伤,血脑屏障,高原;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651.15 [];
学科分类号
1002 ; 100210 ;
摘要
目的:了解高原条件下颅脑损伤后血脑屏障(blood-brainbarier,BBB)变化的特点.方法:采用自由落体致伤法(致伤冲量为1200g·cm)造成颅脑损伤模型.BBB变化的定性测定采用伊文氏蓝(evansblue,EB)染色,利用荧光比色法测定组织中EB含量来定量代表BBB通透性变化,同时电镜观察毛细血管的病理改变.结果:高原脑损伤后局部损伤区出现蓝染带较早且范围宽.脑组织中EB含量较平原损伤时含量有非常显著的增高.脑组织中毛细血管损伤严重,以基底膜破坏明显,其周围有大量的水肿液.结论:高原低压低氧条件可加重颅脑BBB损伤破坏,通透性增高.
引用
收藏
页码:27 / 29
页数:3
相关论文
共 3 条
[1]  
高原临床外科学.[M].温志大;郝景坤编著;.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1989,
[2]   伊文思蓝荧光法测定肺血管壁通透性 [J].
李少华 ;
吴中立 .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1990, (04) :220-221+206
[3]   大鼠急性创伤性脑水肿模型的建立 [J].
袁绍纪 ;
朱诚 ;
陈柏林 ;
张叔辰 ;
张卫星 .
上海医学, 1989, (05) :276-2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