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境和地理因子对樟树种子性状及结构模型的影响

被引:10
作者
张雷 [1 ]
金志农 [2 ]
黎祖尧 [1 ]
李晓霞 [1 ]
李芳 [1 ]
张艳华 [1 ]
机构
[1] 江西农业大学
[2] 南昌工程学院
关键词
樟树; 种源地; 生境因子; 种子性状; 结构模型;
D O I
10.14067/j.cnki.1673-923x.2017.05.003
中图分类号
S792.23 [樟];
学科分类号
0829 ; 0907 ;
摘要
为了揭示樟树种子的形态结构及生境和地理因子对种子性状和结构的影响,采集樟树主要分布区内7省41县(市)164棵樟树种子,调查每棵母树生长地的经纬度、海拔高度和生长环境,测量种子的长度、宽度、高度、体积、种皮厚度、千粒重和比重,通过SPSS17.0软件分析种子性状及与生境和地理因子间的相关性,并对种子结构进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1)樟树种子的长度、宽度、高度、体积和千粒重之间相互均呈极显著正相关;比重与高度和千粒重之间极显著正相关,与长度和种皮厚度之间显著正相关。(2)对种子体积和千粒重影响最大的是种子宽度,其次是种子长度,种子高度对体积的影响比较小;经度和海拔对种子性状的影响较大,纬度和土层厚度相对较小;东部和中部地区的种子显著比西部地区的种子大而且重;海拔越高,种子比重越小;不同地域和生境中种子的结构模型差异较大,中部地区、海拔500 m以下或土层50 cm以上地段,种子的体积和千粒重与长度、宽度和高度均呈极显著线性回归关系;而在其他区域,与种子体积和千粒重有显著线性回归关系的形态指标各不相同,东部是种子长度和高度,南部是种子长度和宽度,西部是种子宽度,北部是种子宽度和高度,海拔500 m以上是种子宽度,土层50 cm以下是种子长度和高度。
引用
收藏
页码:15 / 20+49 +49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27 条
[1]   不同种源木荷种子形态变异研究 [J].
唐洁 ;
汤玉喜 ;
杨艳 ;
李永进 ;
吴敏 ;
刘秀 ;
钟文斌 .
湖南林业科技, 2015, 42 (06) :61-64+69+2
[2]   不同产地光皮木瓜果实和种子表型性状多样性 [J].
岳华峰 ;
李相宽 ;
杨超伟 ;
杨绍彬 ;
罗颖 ;
刘国顺 ;
汪志强 ;
邵文豪 ;
卢萍 .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2015, 43 (11) :52-55
[3]   中国绣线菊属植物种子形态及其分类学意义 [J].
江丹丹 ;
周晶 ;
常朝阳 .
植物科学学报, 2015, 33 (05) :579-594
[4]   山西省文冠果种子形态特征及地理种源差异性研究 [J].
张芸香 ;
刘晶晶 ;
郭晋平 ;
白晋华 .
中国农学通报, 2015, (22) :39-45
[5]  
Variability in cone,seed and seedling characteristics of Pinus kesiya Royle ex.Gordon[J]. Ombir Singh,Satyam Bordoloi,N.Mahanta.Journal of Forestry Research. 2015(02)
[6]   亚热带樟树人工林土壤呼吸对凋落物处理的响应 [J].
刘益君 ;
闫文德 ;
伍倩 ;
张超 ;
张力 ;
粱小翠 .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2015, 35 (04) :83-88
[7]   土壤水分对油茶果实生长的影响 [J].
王瑞辉 ;
钟飞霞 ;
廖文婷 ;
李婷 .
林业科学, 2014, 50 (12) :40-46
[8]   乌桕种子成熟过程中种皮和胚乳超微结构观察 [J].
廖卓毅 ;
钱存梦 ;
马秋月 ;
徐晓梅 ;
尹佟明 ;
李淑娴 .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4, 38 (06) :43-47
[9]   风和光照对侧柏、栓皮栎生长和形态建成的影响 [J].
徐湘婷 ;
王林 ;
黄平 ;
万宇轩 ;
李建中 ;
万贤崇 .
林业科学, 2014, 50 (07) :164-168
[10]  
东北南部蒙古栎径向生长对气候变化的响应——以千山为例[J]. 李腾,何兴元,陈振举.应用生态学报. 2014(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