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北方造山带造山后花岗岩的同位素特点与地壳生长意义

被引:95
作者
吴福元
林强
江博明(Bor-ming Jahn)
机构
[1] 长春科技大学地球科学系
[2] Géosciences Rennes
[3] Universit é de Rennes I
[4] Rennes
[5] France 长春
[6] 长春
关键词
北方造山带; 花岗岩; 同位素; 地壳生长;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588.1 [岩浆岩(火成岩)];
学科分类号
070901 ;
摘要
<正>近几年来,造山带研究取得显著进展,特别是造山后伸展作用问题引起众多学者的注意.目前的研究表明,横亘于我国北方新疆、内蒙至东北的中国北方造山带,具有与其它造山带明显不同的特点,特别是造山后花岗岩极为发育.然而,对北方造山带中花岗岩的成因及其与地壳增生的关系问题一直缺乏明确的认识.近几年来所进行的同位素地球化学工作揭示出,本区的造山后花岗岩具有十分独特的特点,反映出其与构造发展和地壳增生的特有关系.本文将根据作者所得的最新资料,结合前人的工作,阐述该花岗岩形成的地壳增生意义.1 研究方法本文所引用的资料主要来自近几年在法国雷恩第一大学地球化学与地质年代学实验室所测定的结果,Ph和部分Sr,Nd同位素见文献[2~6]Sr,Nd同位素测定程序参见文献[7].其中87Sr/86Sr比值采用86Sr/88Sr=0.1194进行标准化,最近一次对标准样NBS-987的7次测定结果是87Sr/86Sr=0.710259±6.143Nd/144Nd比值采用146Nd/144Nd=0.7219进行标准化,并按143Nd/144Nd=0.511964进行校正,对标准样Ames的6次测定结果是143Nd/144Nd=0.511958±7.文中涉及的有关符号及其定义如下:
引用
收藏
页码:2188 / 2192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4 条
[1]   新疆乌伦古富碱侵入岩成因探讨 [J].
赵振华,王中刚,邹天人,增田彰正 .
地球化学, 1996, (03) :205-220
[2]   新疆乌伦古河碱性花岗岩的地球化学及其构造意义 [J].
王式洸,韩宝福,洪大卫,许保良,孙亚芸 .
地质科学, 1994, (04) :373-383
[3]   内蒙古中部二叠纪碱性花岗岩及其地球动力学意义 [J].
洪大卫 ;
黄怀曾 ;
肖宜君 ;
徐海明 ;
靳满元 .
地质学报, 1994, (03) :219-230
[4]   新疆西准噶尔花岗岩类的时代及其成因 [J].
金成伟 ;
张秀棋 .
地质科学, 1993, (01) :28-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