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世界想象的“高楼”

被引:7
作者
陈波
机构
[1] 四川大学历史文化学院
关键词
碉楼; 族群; 文化的象征体系; 历史场域;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K878 [遗址];
学科分类号
060107 ;
摘要
关于碉楼的起源和功能,在学术界既有的研究中,目前占主导地位的是战争论派,他们认为是战争导致这种建筑的出现,其主要功能是防御敌人的进攻;而综合论者试图将宗教信仰和古典功能主义糅进战争论中,进而认为,是战争和宗教信仰这两者的结合,产生出碉楼的审美意义。本文踵继并发挥另一个一直处于微弱的或者隐藏状态的传统观点认为,碉楼的产生不是战争,也不是生物机体的需要,而是基于当地族群的文化象征系统关于世界的观念和具体历史场域互动的结果;它是当地人想象和创造世界的方式。
引用
收藏
页码:93 / 100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18 条
[1]   永驻心灵的丰碑——浅谈桃坪羌碉 [J].
尹浩英 .
民族论坛, 2004, (11) :46-47
[2]   嘉绒藏寨碉群及其世界文化遗产价值 [J].
张先进 .
四川建筑, 2003, (05) :12-14
[3]   羌族建筑与村寨 [J].
任浩 .
建筑学报, 2003, (08) :62-64
[4]   羌族奇景碉楼 [J].
管祥麟 .
民族论坛, 2003, (03) :34-35
[5]   浅谈黑虎、桃坪羌碉的战争功能与审美 [J].
彭代明 ;
唐广莉 ;
刘小平 .
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2, (02) :89-91+94
[6]   羌寨碉楼原始与现代理念的共鸣 [J].
李香敏 ;
曾艺军 ;
季富政 .
四川工业学院学报, 2001, (02) :46-49
[7]   “壳”中的羌族——浅谈桃坪羌寨的防御系统 [J].
王载波 .
四川建筑, 2000, (02) :18-19
[8]   藏民的石碉房 [J].
骆明 .
中国房地信息, 2000, (01) :47-47
[9]  
羌族碉楼建筑文化初探[J]. 彭陟焱,周毓华.西藏民族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8(Z1)
[10]  
略谈西藏宫堡[J]. 欧朝贵.西藏民俗. 1996(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