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三叶转基因及其生态适应性研究进展

被引:31
作者
赵桂琴
王锁民
任继周
机构
[1] 兰州大学生命学院
[2] 兰州大学草地农业科技学院
[3] 兰州大学草地农业科技学院 兰州
[4] 甘肃农业大学草业学院
[5] 兰州
关键词
白三叶; 转基因; 生态适应性;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541 [多年生豆科牧草];
学科分类号
090503 ; 0909 ;
摘要
牧草基因工程是近年来国内国际研究的热点之一 ,白三叶作为温带地区优良的豆科牧草 ,是人工草地建植的首选草种 ,也是各类观赏性草坪和绿地的主要组分。但白三叶的生态幅较窄 ,适宜在温暖 (适宜生长温度为 19~ 2 4℃ )湿润、年降雨量 70 0~10 0 0 mm的地区生长 ,对土壤酸碱度的要求比较严 ,适宜的土壤 p H为 6~ 7,耐酸性和耐盐碱能力都比较差 ,从而限制了其在许多地区的应用。利用转基因手段提高其抗逆性和生态适应性 ,培育抗性强、适应性广的白三叶新品种 ,对我国尤其是北方畜牧业、草坪业和生态建设都具有重要意义。在提高其对生物胁迫和非生物胁迫的抗性和生态适应性方面 ,白三叶的转基因研究已经取得了较大进展。结合国内外白三叶基因工程及生态适应性研究动态 ,系统介绍了白三叶转基因研究的主要内容和方法 ,在对已有成果进行综合分析的基础上 ,就目前白三叶转基因和生态适应性研究中亟待解决的一些问题进行了探讨。
引用
收藏
页码:592 / 598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15 条
[1]   土壤速效磷浓度对白三叶构型及能量分配的影响 [J].
包国章 ;
李向林 ;
房春生 ;
谢忠雷 ;
沈万斌 .
草地学报, 2001, (04) :265-268+282
[2]   三个白三叶品种在云南的生长表现 [J].
钟声 ;
奎嘉祥 .
中国草地, 1999, (04) :22-25
[3]   川引拉丁诺白三叶品种选育及栽培利用 [J].
张新全 ;
蒲朝龙 ;
周寿荣 ;
毛凯 ;
陈元江 .
中国草地, 1999, (02) :35-38
[4]   红三叶和白三叶愈伤组织的诱导和胚性细胞悬浮系的建立 [J].
张德炎 ;
李建民 ;
李喜文 ;
李青山 .
中国草地, 1999, (01) :16-19
[5]   脱落酸(ABA)对白三叶抗旱作用机理的初步研究 [J].
吴新江 ;
杨特武 ;
何光明 .
湖北畜牧兽医, 1998, (02) :3-5
[6]   退化混播人工草地白三叶繁殖特性的变化 [J].
苏德毕力格 ;
周禾 ;
王培 ;
孙海群 .
草地学报, 1998, (01) :68-71+52
[7]   抗旱耐热白三叶新品种选育初报 [J].
鲍健寅 ;
李维俊 ;
冯蕊华 ;
尹少华 ;
李俊龙 .
草地学报, 1997, (01) :15-19
[8]   以农杆菌(A.Tumefaciens)为载体向白三叶(Trifolium repens L.)细胞转导外源基因的研究 [J].
周建明 .
草食家畜, 1996, (01) :44-45+47
[9]   白三叶混播特性的研究 [J].
樊江文 .
草业科学, 1995, (05) :39-41
[10]   人工草地群落组成与土壤中速效氮磷的关系 [J].
王刚 ;
蒋文兰 .
草地学报, 1995, (01) :42-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