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活检对转氨酶正常的慢性乙型肝炎感染的临床意义

被引:30
作者
杨柳明
赵延龙
吴志荣
陈杜芳
岑卓英
徐克成
左建生
危北海
机构
[1] 广东省廉江市人民医院肝病科!
[2] 深圳市罗湖人民医院肝病研究中心
[3] 深圳养和医疗中心消化科
[4] 北京市中医研究所肝病研究室
关键词
乙型肝炎病毒感染; 慢性乙型肝炎; 肝活检; 肝组织学;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512.62 [];
学科分类号
摘要
目的 探讨肝活检组织学对转氨酶持续正常 6个月以上的慢性乙型肝炎 (CHB)感染的临床意义。方法 共 4 5 2例乙型肝炎病毒 (HBV)慢性感染患者接受快速经皮肝穿刺 ,全部病例血清HB sAg均为阳性 ,病程超过 6个月。肝组织切片由病理科医生盲法进行阅片。 结果 所有患者肝组织学显示肝内均有炎症、坏死存在。血清转氨酶异常组的炎症分级 (G)和纤维化分期 (C)均较转氨酶正常组严重 (P <0 .0 5 ) ,但在后一组中 ,HBeAg阳性和阴性组中仍分别有 10例 ( 5 .5 % )和 13例 ( 9.1% )为G3 ,分别有 7例 ( 3 .8% )和 16例 ( 11.1% )为S3 ,分别有 3例 ( 1.6% )和 7例 ( 4 .9% )为S4。在转氨酶正常病例中 ,HBeAg阴性组纤维化程度较HBeAg阳性组严重 (P <0 .0 5 )。如将HBeAg阳性组和阴性组合并统计 ,则在转氨酶正常者中 ,有 14 .6%的患者肝炎症坏死分级为G3 ,有 2 1.4 %为S3和S4。结论 虽然严重肝病理改变多见于转氨酶异常的HBV慢性感染 ,但也有不少转氨酶正常病例肝呈现明显组织学异常。肝活检可作为判断肝病活动性、纤维化程度和抗病毒治疗的根据。在转氨酶正常的病例 ,如果肝炎症坏死 纤维化较严重 ,进行适当的处理看来是必要的。
引用
收藏
页码:10 / 12
页数:3
相关论文
共 2 条
[1]   病毒性肝炎防治方案 [J].
中华医学会传染病与 ;
寄生虫病学分会 ;
肝病学分会 .
中华肝脏病杂志, 2000, (06) :324-329
[2]   慢性乙型肝炎的现代治疗 [J].
徐克成 ;
危北海 ;
姚希贤 ;
张万岱 ;
陈泽民 ;
陈治水 ;
李道本 .
胃肠病学和肝病学杂志, 1999, (04) :301-3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