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叶片中提取ATP方法的比较

被引:34
作者
王维光
顾俭本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上海植物生理研究所
关键词
ATP; 提取效果; 荧光素酶; 缓冲液; 组织破碎法; 提取液; 稀释倍数; 稀释比;
D O I
10.13592/j.cnki.ppj.1986.05.015
中图分类号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正> 根据前人和我们的工作结果研制的发光光度计和荧光素酶测ATP的技术在固氮,光合作用,植物激素,海洋生物量,植物种子,医学等研究领域中得到了广泛地应用,除了顾增辉等从植物种子提取ATP以外,而关于该技术的方法学研究则不多。目前一般都采用组织破碎法从叶中提取ATP,但这种方法存在一些缺
引用
收藏
页码:54 / 55+58 +58
页数:3
相关论文
共 6 条
[1]   南黄海表层海水中腺苷三磷酸的测定 [J].
张坤诚 ;
李冰 ;
牟敦彩 .
海洋科学, 1984, (06) :1-3
[2]   种子吸胀及萌发阶段ATP水平测定方法的探讨 [J].
顾增辉 ;
徐本美 .
植物生理学通讯, 1983, (05) :55-60
[3]   硝酸还原酶的活力与ATP的形成 [J].
林振武 ;
陈敬祥 ;
王维光 ;
汤玉玮 ;
不详 .
科学通报 , 1983, (15) :945-947
[4]   高纯度卅烷醇减少棉铃脱落的效应及其生理基础 [J].
陈敬祥 ;
叶叙丰 ;
王维光 ;
郑泽荣 .
作物学报, 1982, (01) :33-39
[5]   可测10-16伯克分子ATP变化的发光光度计 [J].
孙炳荣 ;
李立人 .
分析化学, 1981, (03) :357-360
[6]   光合磷酸化偶联机制的研究寡霉素对PSP、ATP酶和ATPb-Pi交换反应的作用 [J].
李有则 ;
卫瑾 ;
汪秀芳 ;
孙炳荣 .
实验生物学报, 1980, (03) :257-2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