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心理学失去的自我——心理学研究主题的历史探寻与当代启示

被引:6
作者
丛晓波
张向葵
机构
[1] 东北师范大学政法学院
[2] 东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吉林长春
[3] 吉林长春
关键词
心理学; 自我; 现代心理学;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B84 [心理学];
学科分类号
04 ; 0402 ;
摘要
现代心理学在社会生活中逐渐丧失了应有的意义,成为"失去自我"的心理学。人的心理与动物不同,人的心理是人作为有意识的存在物,进行社会活动的根据、过程和结果。人具有的这种意识性同样赋予了人以反思心理的能力,心理学研究就要依据人的生命本质及生活需要,真切地把握心理特性和内涵。探寻心理研究在社会历史中的演变过程,可以再现导致这些境遇的逻辑前提。反思现代心理学研究主题,重新赋予心理以人的内涵,是心理学研究面向未来的起点。
引用
收藏
页码:85 / 89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6 条
[1]  
现代心理学.[M].张春兴著;.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
[2]  
社会性动物.[M].(美)埃利奥特·阿伦森著;郑日昌等译;.新华出版社.2001,
[3]  
心理学史.[M].(美)托马斯·H.黎黑(ThomasH.Leahey)著;李维译;.浙江教育出版社.1998,
[4]  
西方心理学史.[M].车文博著;.浙江教育出版社.1998,
[5]  
心理文化论要.[M].葛鲁嘉著;.辽宁师范大学出版社.1995,
[6]   心理学的社会性回归 [J].
丛晓波 .
东北师大学报, 2003, (06) :122-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