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确定性与农民工非永久迁移

被引:12
作者
李飞 [1 ]
杜云素 [2 ]
机构
[1] 华中农业大学社会工作系、农村社会建设与管理研究中心
[2] 长江大学法学院
基金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
关键词
农民工; 不确定性; 非永久迁移; 城镇化;
D O I
10.13240/j.cnki.caujsse.2019.01.004
中图分类号
F323.6 [农业劳动力与农业人口];
学科分类号
020205 ; 1203 ; 0202 ;
摘要
中国社会已进入一个高度流动、难以预测的不确定性时代。农民工一方面难以从资本那里获得稳定工作和报酬的承诺,另一方面也难以从国家那里获得充足且稳定的保障预期。田野调查发现,农民工深切地体验到就业市场、社会保障、社会资本、城市生活环境等方面的不确定性和风险性。这些风险体验形塑了农民工不确定性的乡城迁移态度以及非永久迁移的行动选择。从深层次看,农民工的非永久迁移,实质是生存理性下的一种再传统化行动,即希望通过回归村落共同体以应对系统风险。为此,在乡村振兴的战略下,应注重村落共同体的维续和发展,给予农民工逆城镇化的机会。同时,应采取流动的城镇化策略,即不应以定居的视角来推动城镇化,而是建立一个开放流动的公共服务和社会保障体系,那样可能更能满足农民工城镇化的现实需求。
引用
收藏
页码:35 / 45
页数:11
相关论文
共 42 条
[1]  
中国社会的个体化.[M].阎云翔.上海译文出版社.2015,
[2]  
自反性现代化.[M].(德) 贝克; 等著.商务印书馆.2014,
[3]  
吾民无地.[M].文贯中.东方出版社.2014,
[4]  
城市化的中国道路.[M].贺雪峰.东方出版社.2014,
[5]  
当代中国的社会治理与政治秩序.[M].冯仕政; 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3,
[6]  
流动的时代.[M].(英) 鲍曼 (Bauman;Z.) ; 著.江苏人民出版社.2012,
[7]  
流动中国.[M].范芝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2,
[8]  
个体化.[M].(德) 贝克; 著.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
[9]  
“自我”中国.[M].(挪) 贺美德 (Hansen;M.H.) ; (挪) 鲁纳 (Svarverud;R.) ; 著.上海译文出版社.2011,
[10]  
社会资本.[M].(美) 林南 (Lin;N.) ; 著.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