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工对中国经济的贡献测算

被引:13
作者
沈汉溪
林坚
机构
[1] 浙江大学管理学院
关键词
农民工; 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 最小二乘法; 随机前沿生产函数; 极大似然法; 贡献;
D O I
10.13240/j.cnki.caujsse.2007.01.013
中图分类号
F249.2 [中国];
学科分类号
020207 ; 1202 ; 120202 ; 020106 ;
摘要
中国的农民工阶层是改革开放以后才出现的。根据公开的统计数据,近年来,农民工流动的规模每年已经超过1亿人。农民工占城市第二、第三产业劳动力的比重很多地方已经超过50%。可以说,农民工已经成为城市第二、第三产业劳动力大军的重要组成部分,农民工对中国国民经济的贡献功不可没。文章利用农业部农村固定观察点的数据,测算了农民工对全国第二、第三产业产值增长的贡献。研究结果表明,1995年至2005年,如果假设农民工劳动生产率与城市产业工人一样,则农民工对中国第二、第三产业产值贡献占到这些产业产值的14.77%24.35%,平均每年为19.98%;如果假设农民工劳动生产率低于城市产业工人,则农民工对中国第二、第三产业产值贡献占到这些产业产值的1.67%4.71%,平均每年为3.26%,而且贡献份额有逐年增长的趋势。
引用
收藏
页码:114 / 121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5 条
[1]   二元结构、劳动力转移与经济增长 [J].
胡兵 ;
赖景生 ;
胡宝娣 .
财经问题研究, 2005, (07) :9-13
[2]   中国省际物质资本存量估算:1952—2000 [J].
张军 ;
吴桂英 ;
张吉鹏 .
经济研究, 2004, (10) :35-44
[3]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对我国经济增长的贡献 [J].
丁霄泉 .
中国农村观察, 2001, (02) :18-24+80
[4]   中国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效益测评 [J].
潘文卿 .
统计研究, 1999, (04) :31-34
[5]  
Theory of Economic Development .2 FEI J H,Ranis G A.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 19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