渤海湾盆地桩海地区NNE向断层性质及其对油气的影响

被引:16
作者
邹东波
吴时国
刘刚
韩文功
机构
[1] 胜利油田有限公司物探研究院
[2] 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
关键词
走滑断层; 花状构造; 郯庐断裂; 渤海湾盆地;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TE121 [];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根据对高分辨率三维地震资料和钻井资料的联合解释,研究了渤海湾盆地桩海地区近NNE向断裂及其伴生构造的地质特征。这些断裂在平面上呈雁行状排列,在断层两盘构造变形和地层差异明显并存在伴生的雁列褶皱,在地震剖面可见发育完好的花状构造,因此具有走滑构造特征。NNE向断裂与郯庐断裂基本平行,早期的走滑作用形成于印支期,晚侏罗世到早白垩世的右旋走滑作用导致了沿断裂带深部岩浆的大量侵入和控制了晚中生代盆地巨厚陆源碎屑沉积;晚期走滑作用主要表现为长堤潜山构造中新生代地层中不连续的雁列状断裂构造。
引用
收藏
页码:503 / 507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10 条
[1]   郯庐断裂带早白垩世走滑运动中的构造、岩浆、沉积事件 [J].
朱光 ;
牛漫兰 ;
刘国生 ;
王道轩 ;
宋传中 .
地质学报, 2002, (03) :325-334
[2]   埕北30潜山构造演化与油气富集规律研究 [J].
谭明友 ;
刘福贵 ;
董臣强 ;
冯德永 ;
张桂霞 .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2002, (02) :134-137+148
[3]   济阳盆地中生代构造特征与油气 [J].
宗国洪 ;
施央申 ;
王秉海 ;
王捷 .
地质论评, 1998, (03) :289-294
[4]   山东北部滨海地区负反转断层及古生界负反转结构成因分析 [J].
谭明友 ;
邴进营 ;
金学新 ;
张日华 .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1996, (06) :844-850+906
[5]  
多样性潜山成因、成藏与勘探[M]. 石油工业出版社 , 李丕龙等著, 2003
[6]  
拉分盆地分析与含油气性[M]. 石油大学出版社 , 李晓清等著, 2003
[7]  
中国隐蔽油气藏[M]. 地质出版社 , 潘元林等主编, 1998
[8]  
油气地质地球物理综合勘探技术[M]. 地震出版社 , 潘元林主编, 1998
[9]  
Formation and evolution of the Tancheng-Lujiang wrench fault system: amajor shear system to the north of the Pacific ocean. Xu J,ZhuG,Tong W X,et al. Tectonophysics . 1997
[10]  
中国东部大陆裂谷盆地与油气. 谯汉生,纪友亮,姜再兴. 石油工业出版社 . 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