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土动力变形研究进展与可能突破方向

被引:6
作者
田文通 [1 ]
王兰民 [1 ,2 ,3 ]
孙军杰 [1 ,2 ,3 ]
徐舜华 [1 ,2 ,3 ]
刘琨 [1 ,2 ,3 ]
孙昱 [1 ]
机构
[1] 中国地震局兰州地震研究所
[2] 中国地震局黄土地震工程重点实验室
[3] 甘肃省岩土防灾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关键词
黄土; 动荷载; 残余变形; 进展评述; 突破方向;
D O I
10.13885/j.issn.0455-2059.2014.05.011
中图分类号
TU444 [黄土与地基]; TU435 [土动力学与振动地基];
学科分类号
081401 ; 0801 ; 080104 ; 0815 ;
摘要
通过分析黄土动力变形研究的进展状况,概括已有研究的主要切入点和存在的问题,结合黄土动力变形研究对厘清其物理过程与力学机制的需求,提出未来取得突破的可能方向.分析结果显示:已经开展的相关研究工作,基本以动三轴试验作为关键基础数据来源,将分析土体物性参量、动荷载类型和微观结构特征等因素的影响作为切入点,在各类影响因素的相互制约方面未能给予足够考虑;少量基于物理力学机制的工作,虽对关键影响参量以及其间关联作了较好分析,但在理论化、定量化方面仍嫌薄弱;未来的研究中,定量刻画动荷载作用于土体的加载效应、固相动力响应与其宏观结构强度的定量关系、水气两相复合势能动力累积规律和场地边界条件对土体初始应力状态的影响等,应是值得关注的获取实质性突破的可能方向.
引用
收藏
页码:645 / 652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46 条
[1]   概率性分析在黄土场地动力沉降评价中的应用 [J].
孙军杰 ;
田文通 ;
徐舜华 ;
刘琨 ;
王兰民 ;
牛富俊 .
岩土力学, 2013, 34 (08) :2158-2164+2173
[2]   基于物理力学机制的黄土震陷数学估算模型 [J].
孙军杰 ;
王兰民 ;
秋仁东 ;
王峻 .
工程力学, 2012, 29 (05) :53-60
[3]   宝鸡市渭北台塬马兰黄土震陷特性研究 [J].
郭乐 ;
王家鼎 ;
谷天峰 .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 2012, 39 (02) :61-65
[4]   非饱和黄土动残余应变关键影响参量与量值估算 [J].
孙军杰 ;
徐舜华 ;
王兰民 ;
王峻 ;
田文通 .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2012, 31 (02) :382-391
[5]   随机地震荷载作用下黄土震陷的影响因素研究 [J].
邓龙胜 ;
范文 .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2011, 30 (09) :1924-1931
[6]   基于微结构的黄土震陷本构关系研究 [J].
石玉成 ;
裘国荣 .
岩土工程学报, 2011, 33(S1) (S1) :14-18
[7]   不同地震荷载作用下黄土震陷特性的对比分析 [J].
王峻 ;
石玉成 ;
王杰民 ;
王强 ;
钟秀梅 .
岩土工程学报, 2011, 33(S1) (S1) :109-112
[8]   非饱和黄土震陷物理力学机制与主导影响因素 [J].
孙军杰 ;
王强 ;
王兰民 .
西北地震学报, 2011, 33(S1) (S1) :71-76
[9]   黄土震陷系数与物性关系的研究 [J].
李兰 ;
王兰民 ;
石玉成 .
西北地震学报, 2011, 33(S1) (S1) :128-131
[10]   基于图像处理的Q3黄土的微观结构变化研究 [J].
谷天峰 ;
王家鼎 ;
郭乐 ;
仵大磊 ;
李开超 .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2011, 30(S1) (S1) :3185-31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