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类型小麦品种孕穗期低温生理反应及其抗寒性分析

被引:38
作者
张志伟 [1 ,2 ]
王法宏 [1 ]
李升东 [1 ]
冯波 [1 ]
司纪升 [1 ]
张宾 [1 ]
孔令安 [1 ]
王峥 [1 ]
机构
[1] 山东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
[2] 青岛农业大学农学与植保学院
关键词
小麦; 孕穗期低温; 生理反应; 抗寒性;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512.1 [小麦];
学科分类号
0901 ;
摘要
为明确冬小麦抗低温倒春寒的生理机制,以多穗型小麦品种济麦22、邯6172和大穗型小麦品种临麦4号、潍麦8号为材料,研究了孕穗期低温(1℃、-2℃)对小麦叶片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脯氨酸和丙二醛(MDA)含量以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低温处理当天,1℃低温下,4个品种的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脯氨酸和MDA含量均不同程度增加,SOD活性除济麦22外均提高;-2℃低温下,可溶性糖和脯氨酸含量增加更明显,SOD活性除临麦4号外均降低,各品种MDA含量均显著减少。低温处理第3d和第6d,低温最初诱导产生的脯氨酸逐渐减少,MDA含量大幅降低,其余指标均增加。经用隶属函数法综合分析,4个品种的抗寒性相近,穗型间差异不明显。
引用
收藏
页码:900 / 906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20 条
[1]   低温处理下不同禾本科牧草的生理变化及其抗寒性比较 [J].
李轶冰 ;
杨顺强 ;
任广鑫 ;
冯永忠 ;
张强 ;
李鹏 .
生态学报, 2009, 29 (03) :1341-1347
[2]   低温胁迫下小麦生理生化及蛋白组分变化研究 [J].
左芳 ;
范宝莉 .
安徽农业科学, 2009, 37 (04) :1430-1431
[3]   黄淮地区冬春季低温胁迫对小麦生理特性的影响 [J].
卫秀英 ;
欧行奇 ;
李新华 ;
汤菊香 .
湖北农业科学, 2009, 48 (01) :47-50+54
[4]   脯氨酸与植物抗寒性的研究进展 [J].
王小华 ;
庄南生 .
中国农学通报, 2008, (11) :398-402
[5]   黄淮麦区不同类型小麦品种抗晚霜冻害研究 [J].
任德超 ;
胡新 ;
黄绍华 ;
熊坤 ;
赵敬领 ;
朱培培 .
安徽农业科学, 2008, (14) :5819-5820
[6]   冬小麦品种抗霜冻力的影响因素分析 [J].
钟秀丽 ;
王道龙 ;
吉田久 ;
胡新 ;
赵鹏 ;
韩立帅 ;
王晓光 ;
黄绍华 ;
黄建英 ;
孙忠富 .
作物学报, 2007, (11) :1810-1814
[7]   低温胁迫对春小麦和冬小麦叶片游离脯氨酸含量变化的影响 [J].
陈璇 ;
李金耀 ;
马纪 ;
张富春 .
新疆农业科学, 2007, (05) :553-556+544
[8]   低温胁迫对小麦叶片细胞膜脂质过氧化产物及相关酶活性的影响 [J].
刘艳阳 ;
李俊周 ;
陈磊 ;
崔党群 .
麦类作物学报, 2006, (04) :70-73
[9]   小麦冻害类型、诊断特征及其预防对策与补救措施 [J].
王永华 ;
李金才 ;
魏凤珍 ;
屈会娟 .
中国农学通报, 2006, (04) :345-348
[10]   HRGP在小麦抗寒锻炼过程中的变化及其与抗寒性的关系 [J].
孙金月 ;
赵玉田 ;
梁博文 ;
刘方 ;
尤勇 .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2004, (01) :6-1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