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旅游的价值与本体回归探讨

被引:25
作者
冯淑华
机构
[1] 江西师范大学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
关键词
红色旅游; 本体价值; 认识价值; 本体回归;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592 [中国旅游事业];
学科分类号
120203 ;
摘要
红色旅游的政治性和教化性在旅游者中形成了一种心理定势,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它的旅游吸引力,也影响了红色旅游的市场化和国际化进程,有关红色旅游价值的讨论备受关注。从价值论角度,红色旅游包含本体价值和认识价值两个层面:本体价值揭示的是红色旅游"存在"的意义,它包括历史价值、文化价值和遗产价值;认识价值体现的是人们对红色旅游当今价值的一般认识,它包括政治价值、社会价值和经济价值。红色旅游的本体回归是以本体价值为理论基础提出的,并通过历史回归、文化资本再生产和人类共同精神财富的传承等途径开展,从而增强红色旅游的本真性、文化性和国际性,提升红色旅游的品质内涵,进行旅游产品的升级换代。
引用
收藏
页码:101 / 104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8 条
[1]   认识论的框架问题 [J].
张华 .
自然辩证法通讯, 2009, 31 (06) :13-17+110
[2]   旅游开发背景下大寨的文化资本及其再生产 [J].
张志亮 .
旅游学刊, 2009, 24 (12) :36-41
[3]   元价值与规范价值:话语基础之分析 [J].
张军 .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 (06) :94-100
[4]   论井冈山红色旅游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的实现 [J].
廖运生 ;
陈勃 .
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 2008, (04) :11-14
[5]   本体论理解的“元问题”与马克思主义的本体论 [J].
高新民 ;
严景阳 .
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2007, (06) :758-762
[6]   试论长征精神与红色旅游的遇合与转化 [J].
向宝云 ;
黄维敏 .
毛泽东思想研究, 2005, (05) :137-139
[7]   本体论的哲学意义 [J].
肖建华 .
江汉论坛, 2003, (02) :62-67
[8]   论本体论的性质及其重建 [J].
江畅 .
哲学研究, 2002, (01) :24-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