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毒毒素临床作用的影响因素及对策

被引:5
作者
杨晓颜
励建安
机构
[1] 江苏省人民医院康复医学科
关键词
肉毒毒素; 痉挛; 综述文献;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96 [药理学];
学科分类号
100602 ; 100706 ;
摘要
目的:从国内外肉毒毒素对上运动神经元损伤后肢体痉挛的治疗及相关研究出发,探讨影响肉毒毒素临床作用的因素及对策。资料来源:应用计算机检索Medline1998-01/2005-05与上运动神经元损伤后肉毒毒素治疗肢体痉挛相关的文献,检索词“botulinumtoxin,spasticity/spastic”,并限定文献语种为英文。同时计算机检索万方数据库2003-01/2005-05与上运动神经元损伤后肉毒毒素治疗肢体痉挛相关的文献,检索词“肉毒毒素,痉挛”,并限定文献语种为中文。资料选择:从资料中选取包括治疗组和对照组的文献,然后选择随机临床试验的研究。纳入标准:①上运动神经元损伤后肉毒毒素治疗肢体肌肉痉挛的随机对照临床试验。②临床试验研究包括平行对照组。③治疗组采用了含肉毒毒素的治疗。排除标准:非上运动神经元损伤后的肌张力异常,综述类文献,没有对照组的文献。资料提炼:共收集98篇关于上运动神经元损伤后肉毒毒素治疗肢体肌肉痉挛的临床试验。49个试验纳入标准。排除的49篇中6篇是综述,43篇为无对照组。资料综合:49个试验包括2679例患者,分别对肉毒毒素治疗上运动神经元损伤后肢体痉挛进行评价。在治疗过程中明确功能目标,采用个体化剂量,应用电刺激准确定位,确保A型肉毒毒素最大限度地与神经肌肉接头处的作用位点相结合,发挥其最大的生物学效应。而注射后采用电刺激、牵张等相应的康复治疗可以增强治疗效果。结论:肉毒毒素对上运动神经元损伤后肢体肌肉痉挛的疗效是肯定的,但其应用方法需要进一步研究和规范。
引用
收藏
页码:124 / 126
页数:3
相关论文
共 7 条
[1]   A型肉毒毒素治疗脑卒中患者肢体痉挛过程中对免疫功能的影响: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 [J].
付庆元 ;
陈桂兰 ;
孟凡琴 ;
付蕾蕾 .
中国临床康复, 2005, (13) :16-17
[2]   A型肉毒毒素在脑卒中肌痉挛康复治疗中的应用 [J].
魏英玲 ;
蔺勇 ;
刘世文 .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2004, (04) :659-661
[3]   应用绝缘针注射A型肉毒毒素缓解脑瘫患儿肌痉挛的疗效分析 [J].
刘建军 ;
纪树荣 ;
胡莹媛 ;
李燕春 ;
吴卫红 ;
陆华宝 ;
张雁 .
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 2003, (11) :32-34
[4]   A型肉毒毒素对脑卒中后高痉挛状态肢体功能恢复的研究 [J].
陈逢俭 ;
陈湛愔 ;
梁秀竹 ;
林海峰 .
中国临床康复, 2003, (25) :3478-3479
[5]  
BotulinumtoxintypeAandshort termelectricalstimulationinthetreatmentofupperlimbflex orspasticityafterstroke:arandomized,double blind,placebo controlledtrial. HesseS,ReiterF,KonradM,etal. Clinical Radiology . 1998
[6]  
The beneficial antispasticity effectofbotulinum toxin type A is m aintained after repeated treatm entcycles. Bakheit A M,Fedorova NV,Skorom ets AA,et al. J NeurolN eurosurg Psychiatry . 2004
[7]  
The light chain butnot the heavy chain of botulinum A toxin inhibits exocytosis from perm eabilized adrenal chrom affin cells. StecherB,W ellerU,H aberm ann E,etal. FEBS Letters . 1989